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清水河踢鼓子秧歌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作者:达超
时间:2016年03月10日 11:05

  古老而又淳朴的清水河地区,因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山大沟深,出行不便,过去与外界交流困难,曾一度较为封闭。这里特殊的生活环境,演绎出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娱乐中的踢鼓子秧歌即是其中独具风情的一种。

  踢鼓子秧歌是一种踏着鼓点以舞蹈形式在开阔场地上表演的民间文娱活动。它应起源于人们田间地头劳动生产的实践活动,是由古代祭祀神农,祈求丰收等一类祭祀活动慢慢演变而来。这类秧歌各地都有,只是舞蹈的步法有别而已。就踢鼓子舞的起源,在清水河有多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北宋朝廷要招安梁山好汉,但阮氏兄弟不愿意接受招安,回到老家,朝廷和地方政府对阮氏兄弟不放心,生怕他们再举闹事,决定将阮氏家族满门抄斩,阮氏兄弟得知消息后,便化妆出城外逃,让中青年男人扮成头对鼓子和二对鼓子,年轻女性扮作拉花的,老弱病残紧跟在后,其他中壮年男子扮作敲锣打鼓者,阮小七敲敲打打从家乡出走。也有一种说法是,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时进庄侦察时的扮相。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代早期,当地民众庆祝丰收举办“酬酒庙会”,唱“谢茬戏”时一位义士邀约各路男女英雄豪杰,为保一方平安而表演的节目,之后,便将这次活动过程编为一种固定程式以纪念。

  据《清水河县志》记载,清水河踢鼓子秧歌兴起于清代末期,韭菜庄、北堡、小庙子等地较为流行,至今一些村子每年正月里仍有串村表演习俗。踢鼓子秧歌踢着鼓点以舞蹈形式表演,最初是用锣、鼓、钹、镲等纯打击乐器伴奏,后添加了唢呐、笙等乐器。严格讲全过程需108人,后来二三十人也可表演,现一般为16人,分前八架和后八架两组。前八架由对鼓子和二对鼓子组成,分别为男女各2人,男演员叫踢鼓子的,女演员叫拉花的。头对鼓子分上手和下手,上手方位居左,称引场子,下手为副,方位居右,跟着上手表演。头对鼓子(男角)着装为老生打扮,头扎包巾,佩英雄花,上衣应穿有花纹的黑色衬衣,下衣应穿黑黄或绿彩裤。二对鼓子(男角),化妆似戏剧中的武生,黑三缕须、彩色包巾红彩裤。拉花的以花旦装饰,腰系裙子,一手彩绸,一手花扇。后八架即排在前八架后面分左右依次排列,角色有封公稷(道人打扮),络毛的(小丑)、毛小(小丑副手)、毛女、少女角色、官先生、鹤发白髯老者(父辈),壮健老妇(母辈)。这些角色的作用是点缀与衬托,表演时形体动作较前八角显得幽默。络毛的是后八架中表演的核心,为了能显示其特殊性,他能隐能现,灵活而不受限制,以其滑稽调皮传递信息。踢鼓子秧歌表演形式统称跑场子,场子的名字多以古代作战阵图命名。有天地牌子、单偷营、双偷营、跳四门、梅花阵、引魂阵、五雷阵、八角楼、小场等形式,舞蹈丰富多彩。

  踢鼓子秧歌也不纯粹为舞蹈,也有歌唱,歌唱音乐没有定式,清水河各地踢鼓子配乐也不尽相同,有采用北路梆子腔的,有用道情调的,还有用朔州大秧歌调的,唱词多为四六句。早年时内容是有区别的,到广场表演、进寺庙敬神、入民居拜年,踢、唱各有各的套路,但相同的是无论到哪儿,踢鼓子的锣鼓响器一动,都要敬纸烧香放炮。现在,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个别不适时宜的已被取舍,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又融入现代元素。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