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成吉思汗边墙”———金界壕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作者:晓荷
时间:2016年05月19日 10:39

  金界壕也称“旧界”、“长城”、“旧寨”、“兀术长城”、“明昌长城”,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5年),全长5000余公里。金界壕由东向西贯穿兴安盟全境,在扎赉特旗绰尔河右岸分为两条,其南线又分出一条岔壕。三条界壕略呈“川”字形进入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犹如卧龙蜿蜒在崇山峻岭,边塞重地。之后,一条西进锡林郭勒盟,两条进入通辽市。

  在扎赉特旗新林镇岗岗屯,有一条略呈东西走向的土壕成为兴安盟与呼伦贝尔市的界壕。即使在现行地图上,这条蜿蜒曲折、形若卧龙的金代界壕仍被标注为“成吉思汗边墙”。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虽属交通要道,却无险可守。远处的群山若隐若现,坠入云雾之中;近处倒是视野开阔,一马平川。当年,蒙古骑兵闪电旋风般的行进节奏令金代女真人防不胜防。无奈之下,防备“鞍马民族”的工程开始兴建。金界壕共有3条,全长5000余公里。在河口、山岗等处顺势修筑,事情还好办,而在平坦之地修筑却颇费心思。主墙筑好了,再在其南侧挖上内壕,修起副墙,在其北侧挖上外壕。这一套下来,整个壕体宽已逾50米。千年后的外壕尚深过7米,宽逾8米,风蚀土淤仍未有大的改变。这样,再好的马没有助跑要翻过高七八米的主墙也是难上加难。即使能够勉强翻越主墙,副墙和内壕也会让来者人仰马翻,跌入壕中。女真人修筑界壕时充分显示了计算能力,任何一匹马在50米左右的距离内想要连续做4次腾空跳跃、翻墙过堑是根本不可能的,何况还要驮着一名披满铠甲的士兵。

  实践证明了计算的准确。为了万无一失,在壕内侧又筑有城堡且两城相连。城墙上士兵搭弓射箭,对付那些侥幸冲过来的骑兵;城内的士兵做后备队,与城墙上的士兵相互策应,随时准备参加战斗。当然,后备队一般是很轻松的,抓几个战俘、拉几匹战马就成了他们的任务。

  这条界壕自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的嫩江右岸起,沿兴安岭逶迤延伸,到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交界处才向西南跨过绰尔河。在绰尔河的右岸分为两条,先进入科尔沁右翼前旗,之后再向西进入锡林郭勒盟。

  2001年,为配合111国道建设,文物考古部门发掘了岗岗屯金界壕。3条宽2.5米深的深沟、略呈“川”字形的界壕,将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两个地区贯通连接起来。过往游客在这里能看到金界壕的立体剖面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

  这条界壕穿山越河,进入科尔沁右翼前旗桃合木苏木,史称“和勒木札拉格”。“和勒木札拉格”为蒙古语,汉译为“有城墙的山沟”。这段金界壕全长6.5公里,高2.5米。其两端各有一座边长200米的正方形城址,建筑布局、兵力配置等颇具代表性。这段金界壕1994年被列为科尔沁右翼前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随同整体金界壕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勒木札拉格”段金界壕两端城址(边堡)并不是同时完成的。北端的边堡与界壕为同期建筑;而南端的边堡则是女真人与蒙古骑兵较量之后加大兵力投入的产物,很能体现女真人的无奈。初期建筑有主墙、副墙、外壕、内壕,加上北端的边堡,在兵员和火力配置上令经费紧张的女真贵族舒了一口长气,自觉能抵挡一个时期。但蒙古族日益强大,滚滚而至的骑兵游击式、闪电般的攻击让守军顾此失彼,防不胜防。蒙古人决心在这里集中优势兵力,大胆地作一次尝试性的进攻。蒙古骑兵前赴后继,轮番攻击,攻势如潮,誓死要清除阻挡他们前进的障碍。但针对骑兵修筑的界壕并非是普通的军事设施,其防御功能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结果几经苦战,却终于未能得手。这场争斗给金朝女真人提了醒,一座孤城一旦被围,连城带壕都会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于是便急忙在南端赶筑另一个边堡,加驻6000兵丁,从而在6.5公里的长度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戒备森严的防御体系。后来,城堡相联的做法作为成功经验被推及到金界壕整个沿线。正是依靠这个防御体系,才大大地推迟了金代灭亡的时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称为“成吉思汗边墙”的金界壕最终未能阻挡住蒙古骑兵跃马南进。这样,它和它的主人一起也就逐渐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