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原创】快乐的回族婚礼
来源:凯风网      作者:杨东升
时间:2016年09月06日 10:2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族的婚姻习俗源于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但在一些仪式和做法中又受到中国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可谓是植根华夏,融合中西,婚规成套,情韵盎然,相传百代,延续至今。而今婚规基本保留完好,但已成为一种祝福仪式,宗教意识已淡薄。在回族青年喜结良缘时,媒人穿梭奔走于男女双方之间,不图名利,任劳任怨,千方百计,成人之美。在男女成婚过程中,没人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要遵循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一般是由女人来充当。她们在人们心目中往往留下了摇唇鼓舌、云山雾罩、见钱眼开、乱点鸳鸯的不良形象。而在回族婚嫁中,做媒人的却是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充当。

  在回族人中有这样一种认识:“成全一门亲事,胜过盖座礼拜寺”。也有“一辈子说成七对亲事,无常(死亡)了必定进天堂”的说法。所以,老年人乐于担当此任。

  回族一般由男方家出面请媒人。选择媒人的标准有几个,其中他应当清楚男方家底,也了解女方家底。媒人牵线搭桥成功后,回族婚姻大致要经以下几个程序,除相亲、自由恋爱外,有:订婚、下茶、催妆、“写查一步伊扎布”、娶亲、回门、会亲。

  订婚:一般要选择伊斯兰教的节庆日,或“主麻日”(星期五)进行。

  下茶:这是个正式择定结婚日期和交换聘礼的仪式。解放后,这种仪式基本不在进行。

  催妆:这是结婚典礼的序曲,一般在典礼之前进行。男方派人去女方家搬取陪嫁的物品,女方家也派人跟嫁妆。嫁妆搬到男方家,男方父母要给跟嫁妆的人一一赏喜钱。

  “写伊扎布”(阿拉伯语,应允的意思):这是回族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这一天,女方家的父兄、叔伯、姑舅、姨表亲戚中的男子,要随同二至四位阿訇到男方家中去。有的新娘也一同前往。在男方家,新郎和父兄等人早就侧立门外迎候亲家,见面时互道“色俩目”。他们受到最热情、最高贵的接待。入世后,阿訇跪坐正中,媒人跪其旁,他们面前的桌子上的盘里摆放着红枣、核桃、糖果等,新郎跪在阿訇对面。阿訇的周围跪坐着男女双方的男亲戚。大家跪坐定,阿訇开始诵读《古兰经》的有关章节,并用汉语进行婚前教育。接着,阿訇让新郎、新娘宣读“清真言”、“作证言”,赞主赞圣。表示自己是在安拉的允许下结婚。最后,阿訇诵读“证婚贺辞”。 “证婚贺辞”念毕,阿訇将红枣、核桃、糖果投向新郎身上,孩子们蜂涌上前前哄抢,婚礼掀起第一个欢乐的高潮。

  娶亲:呼和浩特回族娶亲一般在中午。男方派出几名未婚女子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新郎不去迎娶。女方家也派几名未婚女子担任伴娘。解放前,新娘是坐花轿,而今已改坐小轿车。他在众少女的簇拥下来到婆婆家。这里的回族逢喜事,有“三天没大小”之说。男方家喜欢笑闹的青年男女早已“恭候多时”,新娘下车后的“入婆家门”就是第一道难关。不给喜糖、喜钱是休想“破关入门”的。这天,新郎新娘家都要大宴亲朋,到处是欢声笑语。回族结婚不拜天地,不请鼓乐鸣奏,不放鞭炮,不选路径。

  回门:一般在娶亲的第二天进行。这天上午,吃过早饭的新娘,在婆婆的带领下,按辈份挨个儿认婆家大小。之后,新郎要陪着新娘去见岳父母大人。这一天,新娘家的亲朋也要“耍笑”新女婿。新郎要“过五关斩六将”,方能进入岳父母家。这天,新郎在岳父母家吃饭喝茶时,要格外小心。稍不注意,吃饺子也许会吃出大青盐,喝茶会喝上碱水。当然,这只是为了“耍笑”新女婿,引逗众人的欢笑。

  会亲:回门以后,男女双方亲家都要选择日子,相邀对方的女亲戚来家做客。这标志着婚礼的结束。从此,亲家双方联姻亲善的关系开始,一对新人迈向了新的生活。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