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青城故事:打酱油
来源: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作者:李 力
时间:2017年01月06日 12:04

 

  近几年,网络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网络语言,如“神马都是浮云”“驴友”,还有前些时刚出现的“蓝瘦,香菇”等等。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方式,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的偏爱,并很快在他们之间流传开来,但对于不太接触网络、尤其是我们老年人来说,看到这些网络语言之后,往往会是一头雾水,或是想到和该语言根本就不沾边的意思。网络语言“打酱油”就是其中之一。

  “打酱油”,意为“不问政治,不涉及敏感话题,或这些事于我无关”。我看到这一网络语言时,却不由想起童年时打酱油的情景。

  我们小时候,店铺中的酱油、醋都是分别装在两个敞口的大缸中,平时缸口用大盖子盖着,盖子从中间一分为二,用时只需掀起一半即可。缸盖上面放着一个漏斗,还有一个带柄的木质杯状舀子,一般都是一舀子能盛一斤酱油。

  记得那时,家家户户打酱油这种小事,都是让小孩子们去办。放学回来,家里没有酱油、醋了,家长便一手拿着装酱油、醋的玻璃瓶子(和现在的啤酒瓶差不多,好像正好能盛一斤的样子),一手捏着钱,说:“去打一斤酱油”,或是“买一斤醋”去,并再三叮嘱“拿好钱,别把瓶子摔了啊!”

  那时,我家住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园北街,也就是现在的新世纪商场对面。我家前面有一大院,出大院即是大马路,马路对面是新城区政府旧址。大院东边大约50米是一小剧场,小剧场再往东就是一小杂货铺,里面出售各种水果、蔬菜、糕点,酱油、醋、盐、信封、信纸、学生用品、糖果烟酒、袜子、手套等,可谓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它是居住在这一带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供给场所。

  还记得小剧场正门的西边有一间破旧小屋,里面有一老头,地上摆着几排又破又矮的长条凳子,靠墙放着一张破桌子,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小人书。

  屋子、凳子、桌子、小人书及老头,现在想起来,感觉全都是黑乎乎的。但那时的我们,可不管这些破不破、黑不黑的,每当路过这里,就像是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腿脚会不由自主地被“吸”进去,定在放着五花八门的小人书桌前,贪婪的不能自己。

  那时,酱油好像是每斤一毛一,醋好点儿的是每斤一毛三,稍次点儿的是八分钱一斤。每每接到打酱油的任务,我都会手拿瓶子兴高采烈、连跑带颠儿的欣然前往,进到小店,踮起脚尖儿,小心翼翼把瓶子放到柜台上,售货员会把漏斗插在瓶口当中,用木制舀子从装酱油的大缸里,盛出一舀子,对准漏斗,欻(chuā)的一下倒入瓶中,每当这时我都会紧张得用两只小手紧紧地握着瓶子,生怕扶不好而撒在外面。酱油打好拿开漏斗时,总会有泡沫从瓶口溢出,我会边走边用舌头舔去流在瓶口外的一些酱油,不知是腹中无食,还是爱喝酱油,感觉那时的酱油味道是那么香甜。

  好多次打好酱油后,如果还剩几分钱,便会被小黑屋“吸”进去,向黑老人租借一本自己喜欢看的小人书,迫不及待找个空座闷头看起来,家里等用酱油的事早已被忘在脑后。我一边聚精会神看着小人书,一边会下意识捧起酱油瓶小抿一口,再舔舔嘴唇,结果每次都是被姐姐找到拉回家去,也总免不了母亲的一顿批评。因为等不到我的酱油,那天的饭菜自然是“白”而无味。

  改革开放将近40年了,现在的生活物资、娱乐媒介、文化载体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电脑,家家具备,手机更是人手一个。超市里货架上瓶装、袋装各种品牌的酱油、醋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再也见不到儿时大缸里的散装酱油、醋了。但那时打酱油的情景及鲜美、诱人、醇厚的酱油味道,却还记忆犹新。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