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原创】青城故事 |童趣
来源:凯风网      作者:杨东升
时间:2017年06月06日 11:01

 

  小时候,确切地说学龄前,我就没好好的玩过什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孩子们也的确没有多少像样的玩具和娱乐活动。可那时,人们也有自己独创的娱乐和游戏。后来长大了,看着小姨同小表妹嬉戏,就想起母亲也是这样陪伴我度过快乐的童年的。

  那时候,我家住在大庆路铸锻厂宿舍的平房,一排房七八户人家。父母上班后就姐姐带着我,有时候姐弟俩玩,更多的时候是找小朋友玩,东家串西家逛的,自由自在。姐姐上学后,家中就剩下我,除了翻那几本小人书,就是信手涂鸦了,心里只盼着母亲早点下班回来,这样就能同母亲快乐的玩耍和做游戏了。母亲生长在土默川农村,与父亲结婚后进城参加了工作,母亲家庭出生不好,是毕克齐镇大地主家的小姐,在那年代属“黑五类”。因而母亲说话办事总是谨言慎行的,很少与人主动交往,也不串门子。下班后除了做家务,最大的乐趣就是同孩子们开心、快乐的玩耍了。

  “扯锯,拉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搬闺女叫女婿,外甥女子也要去,一笤帚圪塔打回去。”母亲与我面对面,双手攥着我的小手,边说边一拉一推前后摆动,逗的我是呱呱直笑,这游戏叫“拉大锯”。

  母亲再与我面对面坐着,各自伸出双脚摆开,母亲用一个手指按序往返有节奏的点指四脚趾,边点指边念唱:“点豆点,磨蚰蜒,蚰蜒花,种芝麻。芝麻粒,大米,小米,一只毛蹄(小脚丫)圪撩(翅起来)起。”“起”字音落在哪只脚上,那只脚就抽回去。重新再点指剩下的三只脚,直到最后一指脚,也就是我的“毛蹄”圪撩起来为止。这游戏叫“点豆点”,我不但学会了做动作,也学会了念词。

  母亲还与我耍过“抓中指”。将一只手的五个指头变序攒在一起,用另一只手紧紧攥着,上面就露出五个手指的顶端,让对方辨认其中的中指,认准者就算嬴了。但辨认的时候是不允许揣摸的,叫“掏炉炕”。

  此外,母亲还常与姐姐玩“挑骨骨”,这是女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也叫“抓羊嘎”。羊嘎是羊踞骨。抓羊嘎时要配备一个小沙袋,先把羊嘎撒在炕上,然后抛起小沙袋,趁此机抓取嘎儿,并接沙袋。再抛、再抓、再接。动作连续而无失误,一直抓完规定的数目,则为胜。为了美观,女孩子们往往用各种染料将羊嘎各面染过。

  再有母亲与我和姐姐常玩“挑单单”。将一条长短适度的头绳或毛衣线对接,先由一个以双手的五指架于两手间,绕成一个最基础的造型,交与对方在此基础上用双掌五指挑、拉、钩、撑,变换作法,并将线接在其手中,使之变成另一种造型。如此你架我挑,我架你挑,以挑不成型者为输。至今我还记得造型有“长豆面”、“牛槽槽”、“花手巾”、“红太阳”、“烂伞”等。

  我儿时同母亲、姐姐玩的游戏,不但充满童趣,还可以说又益智又锻炼身体,美好的东西已化作记忆,渐行渐远了。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