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祭敖包——游牧文化的传承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
时间:2017年06月15日 10:41

 

 

 

 

 

 

 

  农历五月十三,是锡林浩特市每年一次祭敖包的日子。今年祭敖包日的前一天,久旱的天空下了雨,空气不似前几日那么燥热。早晨四点半,天刚刚透亮,贝子庙内隐隐地传出诵经的声音。到了七点多时,敖包山上已经是满满的来参加祭敖包的人了。七点半,祭敖包仪式正式开始。首先,锡林浩特市乌兰牧骑演唱了敖包歌,表演了敖包舞。表演后祭祀人员抬着祭品依次登上了额尔敦敖包,在阿巴哈纳尔后裔齐颂敖包颂后,主祭人开始领祭敖包。民众将带来的祭品整齐地摆在祭台上,并向敖包敬献蓝色和白色哈达,人们绕敖包顺时针转三圈,并在敖包前默默许愿。然后祭祀人员将祭品分成小块,分给在场的民众。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的传统习俗,是最能体现蒙古族特点的祭祀活动。敖包是承载着蒙古族等北方草原民族祭祀文化的重要载体。敖包及其敖包祭祀蕴含着草原人民“崇尚自然”、“天人相谐”的生态理念和敬畏祖先、热爱家乡、践行开放、崇尚吉祥和谐、追求幸福安康的精神品格。2006年6月,敖包祭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7月,敖包被评选为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据统计,内蒙古草原目前有3700余座敖包。

  祭敖包在媒体的传播下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会》的蒙古族民歌,更是将敖包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宣传热度,红透大江南北。锡林郭勒草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敖包最初被草原牧民作为路标和界标,后来逐步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祈求丰收、平安的象征物。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其祭敖包、祭天、祭祖、祭火、祭祀成吉思汗、祭苏勒德等风俗,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民族特点及其长期信仰萨满教、佛教,深受汉、藏习俗影响的文化特征。祭祀风俗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政治基础上的文化现象,蒙古族诸祭祖风俗的形成、演变,正是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发展、变化的反映。蒙古民族祭敖包的习俗渊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内容十分丰富。

  《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矗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比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 ,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现代祭敖包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水草旺盛的六七月份,也有的选在春秋吉日。祭祀之前,先要对敖包进行维修和装饰,在敖包上插上白布旗帜,上书经文,然后在正南方向放一木桌,将烹熟的牛羊肉或鲜果品供于其上。当民众聚齐之后,大喇嘛开始诵经,坐在两旁的小喇嘛以鼓乐相伴。大约经过二三小时,诵经完毕,大喇嘛站起身来,自东向西绕敖包而行,小喇嘛们紧随其后,接着围观众人拖儿带女相随,自前至后,由少到多。当绕敖包三周之后,大喇嘛将水果等供品向四下里抛去,众人争抢食之,以求“消灾获福”。之后,便举行盛大的摔跤、赛马、射箭等“男儿三艺”活动,获胜者受到奖励。赛事终了时,把祭祀用的牛羊肉切成小块,煮大锅肉粥给众人吃,无论参加祭祀的人和过路的人皆可食用。

  敖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游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敖包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同样地具有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文化成分。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有很多敖包均恢复了多年没有举行的活动,更主要的是在原有的祭祀活动得到充分保留继承的同时,娱乐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更加浓烈地表现出来,而且在这两方面又有许多时代性的文化成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具有新鲜感和实用的内容,倍受牧民的欢迎,这样,就将敖包活动由固有的传统文化氛围,扩展到贴近现代文明的轨迹。

  我盟民俗专家道尔吉苏荣老师介绍,蒙古族祭敖包最重要是挑选时间,比如农历五月十三就是一个祭敖包的好日子。在这一天,仅锡林浩特附近大大小小的祭敖包活动就有四五处。游牧文明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祭敖包的历史却有几千年了,表达北方游牧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仰,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畜丰收、家庭和谐。因此牧民对祭敖包特别重视。最初始,祭祀敖包带有迷信的色彩,之后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民间的祭敖包通常是固定的几户人家或是方圆多少里的范围内的牧民一起来祭祀,活动由参与的牧户轮流承担,一般在前一年就已经确定祭祀人员了。担任祭祀的牧户必须在祭祀的前一天把祭品准备好,并且把敖包修缮一新。祭祀当天在太阳刚刚升起时,祭祀人员把祭品放在敖包前面。在过去还要请喇嘛诵读专门请高僧为敖包写的经文。道尔吉苏荣老师说:“祭敖包既是一个祭祀活动也是一个娱乐活动,牧民对祭敖包特别重视,所以在参加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来参加。蒙古族崇尚节约,所以祭祀结束后,祭祀人会把祭品分享给在场的人,只留小部分在敖包上表达祭祀者的心意。”

  道尔吉苏荣老师谈到祭祀敖包时强调,现在参加祭祀敖包活动的人很多,有些人对祭敖包并不太了解。传统祭祀活动后,参加的人会象征性地取一些祭品回去给家中不能来参加的老人和孩子,将美好的心意传达给他们。但祭品并不是越多越好,哄抢祭品会破坏祭祀庄重虔诚的气氛,在大型的祭敖包活动中还会产生安全隐患。说到祭敖包时有些人们只祭祀中间的大敖包时,道尔吉苏荣老师解释说,敖包的数量一般都是单数,但不管敖包有几座,都是一个整体。祭敖包人们必须顺时针绕整个敖包三周,不能厚此薄彼。比如额尔敦敖包包含大小十三座敖包,祭祀时就要十三座敖包都祭祀才符合习惯。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