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托县双墙秧歌已有300余年历史
来源:正北方网综合      作者:
时间:2017年07月24日 11:33

 

  双墙秧歌。(资料图片)  

  托克托双墙秧歌已有300余年历史。清朝时,坐落于黄河中上游分界处的托克托河口地区是塞外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商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社火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双墙秧歌。

  双墙秧歌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表演形式有“过街” “打场子”。文秧歌由民间秧歌、民间小调、社火节目等组成,武秧歌由古典故事、戏曲剧目、武打表演组成。文秧歌的表演技艺突出一个“扭”字,已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舞蹈艺术风格 “三腰两圪截”,传统节目有《拉花踢鼓》《海蚌戏渔翁》《划旱船》等。武秧歌把传统戏剧中的武打场面,应用在社火表演中。它不同于纯武术表演,表演者根据脸谱、服饰扮演剧中人物,通过武打的形式,表演简单的剧情,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武秧歌的代表剧目有《三打祝家庄》《武松醉打蒋门神》《打焦赞》《快活林》《三节棍》《七节鞭》等。

  双墙秧歌的音乐为“码头调”,伴奏乐器有锣、鼓、铙、笙和唢呐。(呼文华) 

 

  每逢元宵节或者传统庙会,火红的灯笼,绚丽的焰火,飞舞的长龙,喜庆的锣鼓,搅得喧闹的城市和宁静的乡村处处灯火闪耀,锣鼓喧天。民间社火表演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成为元宵节中人们不可或缺的一大看点,其中托县双墙秧歌就是最具特色的一种。

  双墙秧歌,是托县河口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以其诞生地命名,流行托县地区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对土左旗、土右旗、和林县、清水河县、准格尔旗等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2007年被自治区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朝时,托县的河口镇是塞外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商业、交通十分发达,经济的繁荣,使这一民间社火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探索和融汇,传承至今。双墙村,位于河口村东梁底真武庙壕口,由前墙、后墙两村组成。当时托城、河口商社筹办社日活动,每年正月十五闹秧歌时,都要向各商号要人,有的商号没有这种人才,有的商号自顾生意抽不出人来,于是,各商号就到附近村里雇人闹秧歌。前墙、后墙村离县城较近,且无业者居多,其中不乏民间文艺人才。久而久之,每年社日部分节目的演出,就由双墙村的人负责主办,为此双墙秧歌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了,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清末民初,是双墙秧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托县后,双墙村房舍被焚,居民离散,双墙秧歌遭到灭顶之灾。

  双墙秧歌是大型的民间舞蹈,表演时规模可达数百人,内容丰富,有节目百十余个,唱段数百首。表演形式有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过街秧歌在整队行进或者走街串巷时表演,队伍排列成行,边舞边行进,龙、狮子、高跷、龙灯、旱船都有。场子秧歌是秧歌队伍每到一处时,在空地上打场子后表演的,内容丰富,舞蹈动作和场面调度比较复杂。打场子演出又分大场子和小场子。大场子演出人数不限。无固定步法,各路角色排队手持道具随节奏饶圈走,大场子打开后为小场秧歌表演。 小场秧歌又分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以歌舞为主,武秧歌以武术为主。所表演节目多是在传统社火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风俗民情而自创自演。小场演出节目大都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而且能刻划剧中人物,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这是双墙秧歌与其她舞蹈形式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也是历代双墙艺人对传统民间社火独辟蹊径的艺术创新。双墙秧歌在其兴盛时,双墙村家家都能演秧歌。按照当时的村规,谁家不出秧歌,要按人罚款。一个民间舞蹈,在当地如此普及和有影响,在呼和浩特地区也很少见。民间社火的武秧歌形成后,在双墙村形成了家家练武的习俗,世居双墙村的李家人代代是武秧歌的骨干演员,而且代代习武,家传武术“单刀破枪”,在托县武术界也享有盛誉。

  文秧歌表演技艺突出一个“扭”字,非常精彩,经过民间历代老艺人加工提炼,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文秧歌的传统节目有《拉花踢鼓》、《竹马?老罕王进京》、《海蚌戏鱼翁》、《货朗》、《划旱船》等。武秧歌是把传统戏剧中的武打场面,应用在社火表演中,成为武术表演性质的对打。它不同于纯武术表演,表演者根据脸谱、服饰扮演剧中人物,通过武打的形式,表演简单的剧情,刻划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武秧歌的代表剧目有《三打祝家庄》、《武松醉打蒋门神》、《打渔杀家》、《萧恩杀江》、《打焦赞》、《快活林》、《三节棍》、《七节鞭》等。

  《海蚌戏鱼翁》是双墙秧歌中最为精彩的一个节目,它流传在托县河口村,河口村位于黄河岸边,是古时的水旱码头和交通要道,这里的人们以打渔为生,海蚌戏渔翁,就是反映了黄河岸边老渔民的生活,讴歌了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情景,这个节目一直从清代流传至今。该舞以舞蹈和哑剧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通过海蚌和老渔翁的三次交锋,以诙谐戏剧性的效果,使舞蹈表演起伏、跌宕。并且把海蚌和老渔翁之间幽默风趣的关系,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其中还穿插了渔鸭子的表演,以摹拟渔鸭子飞行,海蚌游泳,渔翁钓鱼、撒网、下水、洗澡等一系列动作,惟妙惟肖,从而塑造了一个感情真挚,动作细腻,幽默诙谐的老渔翁的形象。形象逼真地表达了思想感情,舞蹈构思精巧,画面美丽,老渔翁、海蚌、渔鸭子形象生动,富有戏剧色彩,展现了海蚌在水中游戏,渔鸭子在天空中翱翔,老渔翁在岸边锤钩,一番优雅的生活场景。这个舞蹈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表演每个动作时,民间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自由的发挥,舞者的情绪可以使动作延长和缩短,整个舞蹈充满了诗情画意,很有艺术感染力。

  双墙秧歌,大多内容都是就地取材,唱词有几百首之多,内容大多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下层人民生活,以及古代英雄人物,有一定的民间艺术价值。而且唱词简单,自编自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并且融入了当地的方言俗语,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音乐采用码头调,汲取了蒙古曲儿、山曲儿等民间艺术特色,锣、鼓、铙、唢呐伴奏;还吸取了晋、陕、冀民间艺术之营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喜爱。双墙秧歌的许多节目取材于戏剧,经过提炼,使之适应于社火演出。而一些节目则走出社火圈子,登上戏剧舞台的大雅之堂。借鉴传统戏曲艺术之精华,使戏曲艺术社火舞蹈化,社火舞蹈戏剧化,是诸多地区艺术成分构成的民间艺术。它的艺术价值是同类艺术所不能替代的。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无论其形成历史、表演形式、艺术风格,以及感染力,社会影响力都不愧为民间的艺术瑰宝,已成为托县影响力最大的民间传统社火活动。

  建国后,几经抢救,双墙秧歌部分内容得以恢复,又经“文革”摧残,加之老艺人相继去世等其他原因,双墙秧歌的原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传承令人堪忧,双墙秧歌表演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主动参与的人逐渐减少。如今,双墙秧歌亟待需要抢救和保护。为此,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把双墙秧歌作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之一,成立专门机构,组织普查、整理和抢救,并且多次深入双墙村组织民间老艺人、民间文艺爱好者,对双墙秧歌的传统节目进行恢复、排练,购置必要的道具,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传承发展,继续焕发艺术风采。(盛丽)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