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原创】鼓匠
来源:塞北风      作者:杨东升
时间:2017年11月29日 11:04

 

  小时候我印象中的鼓匠属于“牛鬼蛇神”一类,其次就是盲人,“瞎子吹鼓匠”吗,再有老家村里有个盲人,姥姥就说他是个吹鼓匠的,似乎一脸的不屑。

  真正看到听到鼓匠,是在他“死灰复燃”后,尤其是近些年随着老家老人们的不断仙逝回去参加丧礼,每每总要看到鼓匠班,听到鼓匠乐,才慢慢对他们有了点了解,知道这也是一种民间艺术,鼓匠艺人也可称民间音乐家。

  鼓吹乐俗称鼓匠,是土默川经久不衰,适应范围广,深受当地群众普遍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

  旧时民间娶亲、庆贺、祭祀,乃至建屋上梁,店铺开张等,都有请鼓匠班吹奏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安葬老人,吹鼓匠更是必不可少的。有钱人家请两三班鼓匠“对台”,以炫耀门庭,穷苦人家出于孝道,不忍辛劳一世的父母死后“哑呜静悄”地入土,节衣缩食也要为辞世老人请一班鼓匠红火红火,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聊慰生者的孝心。现在,民间的婚礼、贺辰已不再用鼓匠,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丧葬礼仪中的鼓吹乐又“死灰复燃”了,就是普通人家请两班鼓匠,已屡见不鲜。这种固有的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民俗文化渊源,使鼓吹乐也具有了相应的社会功能。

  旧时的鼓乐班道,被人视为“下九流”,鼓吹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卖艺生涯凄苦。学鼓匠的(唢呐手)多是无计生存的盲人,民间至今流传着“瞎了眼睛当鼓匠”的俗话。经营鼓吹乐的组织民间叫“鼓坊”。鼓吹艺人除盲人乐师为职业艺人外,其余的多为半职业者。

  一个鼓匠班,少到五、七人,多至十几人,一人一件乐器,随叫随到,或底地而坐,或成伙而立,吹、拉、弹、唱,应有尽有;喜、怒、哀、乐,淋漓尽致,无论演奏的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无不老少咸宜,妇孺皆喜。

  鼓吹乐是以唢呐为主奏,伴奏以部分吹奏(笙)、打击、拉弦的器乐合奏艺术。从吹奏的音乐氛围和演奏技巧上分为文吹和武吹。文吹以吹咔技为主,是展示艺人技艺的主要表现形式,武吹重在烘托气氛,也是显示唢呐手功底的手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土默川乡村又重新涌现出了鼓匠,并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欣赏也有了新的要求,顺应这新的形势,崭新的“鼓匠班”也应运而生了。

  如今的鼓匠艺人,已不再是“下九流”。艺人们自豪地说:“现在当鼓匠,人才不好也不行”(人才,土默川土语为相貌好之意)。事实也的确如此,看看如今活跃在土默川的鼓匠班,差不多全是精俊的青壮年,不少还曾是从艺术团体“跳槽”出来当了“鼓匠”的,在吹、拉、弹、唱方面更专业,技艺更精。有的鼓匠班,“挑尖”吹手,竟是年青姑娘,这样的班子,更加分外受人欢迎。

  如今的鼓匠班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架子鼓、电子琴(带音箱)、萨克斯等轻音乐队也柔和进来了,传统曲排与现代乐曲、流行歌曲遥相辉映,其势与露天剧场无异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鼓匠班最“惊心动魄”的表演要数出殡送葬时的“拦街”了,即沿街观看的人群把鼓匠班“拦”下来表演,若有两家班子还要“擂台赛”,败的一方“灰溜溜”地就收起家什“退”出了。鼓匠街巷演奏时,可谓穷其技艺和浑身解数。当此时,鼓匠班的艺人情绪高昂,竟献绝艺,围观者呐喊助威,掌声雷动。主家更要当场打赏。倘若是两班或几班对台,围观的人们往往会变成各班的拉拉队,其情景气氛的火爆程度,难以描述。

  今夏在红山口村的街上就看到了“拦街”的火爆场景,那个唢呐手是年青姑娘的班子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叫好声掌声雷动。那姑娘确实也吹的不错,传统的、现代的、流行的,还有口技等绝活,确定令人陶醉、难忘。据说是闻名土默川的“二姑娘”,真的令人大开眼界。土默川实力最强的鼓匠班,还是来自托克托县和清水河县的,源远流长,人才辈出。

  做为民间艺术的鼓吹乐和民间艺人的鼓匠,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止一次受到这样,那样的思潮干扰。但这一土生土长的艺术之花,始终扎根于民间,深受民众的喜爱,并以它纯朴的性格,顽强的生命力艰苦跋涉,不断成长,不断健全。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