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聊聊草原文化
来源: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作者:李悦
时间:2017年11月30日 10:48

  在北方草原地带,由于境内外不同类型的文化的融汇,在历史中逐步形成了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兼容并包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自成体系。它也和中华文化一样,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草原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统一体,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体,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体。由于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运行,东西文化得到相互沟通和交融,草原文化又成为了东西文化的交汇体。这样,就构成了草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包容性。

  草原文化的另一主要特征是生态性。草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主要通过畜牧业以及狩猎等生产方式来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狩猎是由人与动物构成的生产方式,猎民只有长期能捕获到猎物才能持续进行狩猎活动。猎民在狩猎当中对猎物适度捕杀,从不乱捕乱杀,还经常为维护生物链的长期存在而放生,这是按照自然规律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当草原民族以畜牧业为主业之后,人、自然、牲畜三者就构成了游牧生活的生产方式。当遇到牲畜与牧场之间的矛盾时,牧场植物难以供应牲畜的需求,这时草原民族就用转场的方式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生活,逐步形成了游牧与轮牧的放牧制度,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牧业经济的效益。

  历史的悠久性也是草原文化的一个特征。早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在内蒙古草原上就有了人类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保合少乡大窑村就有了“大窑文化”,在鄂尔多斯高原就有了萨拉乌苏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矿区有了扎赉诺尔文化,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有了金斯太洞穴文化。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北方草原上的文化遗址更为丰富多样,形成了呼伦贝尔-黑龙江、辽河流域-红山地区、阴山南部等三个辽阔的文化区域。新石器时代,文明演进的进程较之旧石器时代加快,草原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晚期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三大主源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创造主体的多元性。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汉族。而草原文化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多种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每个民族创造的文化有着各自的文化形态,创造草原文化的各个民族之间有着历史渊源和传承关系,他们创造的草原各时期的文化形态也有着连续性和统一性。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