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原创】儿时的清明
来源:塞北风      作者:杨东升
时间:2018年04月02日 09:57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可在我小的时候对祭祖和扫墓是没有多大印象的,一则老辈们该逝去的早已逝去,健在的依然健康的活着,二来即是家里有祖坟,一般长辈们也不会带小孩子去上坟扫墓,因而对于清明的记忆是停留在美好快乐上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寒燕燕”了,因为土默川清明节农家有“蒸寒燕”的习俗,即用白面捏成十二生肖或飞禽走兽,也有捏成鱼类、水族动物的,但主要还是捏成燕子形状的。更流行姥姥给外孙,奶奶给孙子送寒燕燕的风俗,因此儿时每到清明时节,就会收到姥姥送来的寒燕燕。后来知道,送出去的寒燕燕,清明这天太阳未出宫时,要在井槽上清水“饮过”。据说,饮过清水的寒燕燕,孩子吃上消食,免灾病。也可见那时长辈们的良苦用心和一片爱意。     

    小时候我还戴过“花串串”,这也是土默川清明的风俗。即有的人家为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用花花绿绿的花布剪成铜钱大小的圆布块,红色的在上方表示太阳,黄色的在底层,表示土地,中间的,孩子几岁用几块,然后用一截截交介介(比较细的高梁杆)和细线串在一起,缝缀在孩子的衣服上,预示着父母告知太阳、大地神灵,保护自己孩子的平安、长命、吉祥,体现了父母对下一代的关怀和对孩子健康的美好愿望。我是戴了好几年的,都是由母亲来给做的,虽然母亲已进城多少年了并参加了工作,但农家的习俗依然保持着,如今每到清明便会想起这“花串串”,母亲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眼前。

  
         公主府公园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及纪念碑       

    扫墓是上小学后的事了,但也不是给祖辈们,是给革命先烈们。最早是工厂的大卡车拉着上大青山革命公墓(当时我上的是厂办职工子弟小学,大青山革命公墓还在哈拉沁),后来就近就到人民公园(现青城公园)的烈士纪念碑了,胸前配戴的小白花都是自己做的。这也可说是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始吧!因为这天还要举行誓做“纪承先烈遗志,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宣誓仪式。      

    自己有了孩子,孩子上小学扫墓我也曾接送着去过青城公园的烈士纪念碑,还去过位于公主府公园的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还能给孩子讲抗战的故事了,这也许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吧!      

    至今每逢清明看着孩子们一队队的在先烈纪念碑下扫墓宣誓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感到很欣赏。但更多的还是遗憾,“寒燕燕”“花串串”已经渐行渐远渐无书了,真希望传统的文化习俗能够回归,它们真的很美好!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