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草原上的灵动之美——蒙古族舞蹈
来源:锡林郭勒盟旅发委      作者:
时间:2018年05月18日 11:02

  提起蒙古族的艺术文化,自古以来不可缺少的便是下马放歌,跳舞做伴,场面轻松而又热烈。那接下来就随小编感受下蒙古族舞蹈的精妙技艺!

  蒙古族舞蹈起源

  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

  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至于在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反映古代游牧生活的舞蹈动作。

  蒙古族舞蹈多样风格

  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使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风格。由于长期骑马的缘故,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软肩、圆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软手、压腕、弹腕、翻腕等动作,再加上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四种主要动律。这些不同的形体动作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特有风格特点。

  另外蒙古族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于是,他们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会于鹰的舞蹈形象上。他们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这是因为当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的即将到来,让牧民做好越冬的准备;它们飞回草原时,又带来江南的温暖和新绿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而女性的动态,则常摸拟天鹅的形象。天鹅也叫做鹄,它既象征女性的温柔、优美,又能体现出牧民妇女向往美好未来的“鸿鹄之志”。

  舞蹈+生活

  蒙古族牧民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他们的生活。更以舞蹈表现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便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强壮。载歌载舞的场面在牧民生活中真的是随处可见,说蒙古族是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舞蹈+萨满教

  蒙古族舞蹈与萨满教也是具有渊源历史的依存,在古代萨满宗教仪式上,女巫师身穿白色长袍,手持白绸巾翩翩起舞。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在如今的安代舞中也是随处可见。

  舞蹈+美酒

  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着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有了美酒陪伴的舞蹈,更是具有另一番韵味。

  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最后简单说说蒙古族民间主要几种舞蹈!

  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安代舞

  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

  趁风光无限好,乘大地勃勃生机的嫩绿,解开捆绑自己的绳索,来锡林郭勒下马放歌,饮酒做舞,融汇在这春天的花海里,酒喝干、再斟满、舞一曲,享乐哉?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