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民族风韵
【原创】青城故事——我的儿童节
来源:塞北风      作者:杨东升
时间:2019年05月31日 09:08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内蒙古铸锻厂职工子弟学校上小学(当时小学是五年制),学校是企业办的,也就与社会办的有点不同。工厂当时组建有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主要演些革命样板戏,唱些革命歌曲等。学校呢,也有宣传队,除了音乐老师辅导,还有工厂的文艺骨干来教。我是宣传队的一员,属歌舞演员。那时放学后就常常排练节目,在工厂的大礼堂,有时还同工厂的宣传队合排合演。那时我们的课余过的很充实且快乐。我们在舞台上排练,也有许多同学在下面看,偶尔也起起哄,其乐融融的。

  孩子的童心和天性是永远也泯灭不掉,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有了些不一样的烙印。那岁月,我们也要过六一儿童节的,也搞联欢活动。有一年的六一前夕,由我们学校做东,邀几所机械系统的厂办学校的师生汇集在大礼堂搞文艺演出大联欢,宣传队就派上了大用场,我参加了两个歌舞表演,一个是至今家喻户晓的《北京的金山上》,一个是《火车向着韶山跑》车轮飞,汽笛叫,火车向着韶山跑,穿过峻岭,越过河,迎着霞光千万道。前面装着优质钢,后面装着丰收粮,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是个八人组合歌舞,边唱边舞,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至今我不但顺口能把这些歌唱出来,还能把小伙伴的名字叫出来。最后大合唱的歌曲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那时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们家长给卖各种演出服,有也是白衬衫,蓝裤子,红领巾,女孩子加条花裙子。

  六一这天学校也放假,家里给上两毛钱,揣上两个馒头夹点干咸菜,约上小伙伴,一大早先步行到火车站附近的红旗电影院看场《红孩子》,票价一毛钱,看完电影再顺着南马路、文化宫街走到人民公园(现青城公园),这天公园是免票的(那时进公园收费的),也就接近中午了,也不觉得饿,先跑到动物区看动物,主要是看猴子逗猴子。那时基本上都是朋友们自己在玩,极少有家长陪同的。渴了,花七八分钱买上两根冰棍儿(牛奶的四分,小豆的三分),饿了就啃带着的馒头咸菜。尽兴了,再顺着文化宫街、新华大街、通道街走回大庆路的家,也就该吃晚饭了。那时若从旧城北门也能坐公交车回家,也就两三分钱的票,可我们舍不得,两三分钱也能买一小盅粮豆豆和一卷果丹皮呢。

  这就是我的儿童节,至今想起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更别说苦和累了,有的只是快乐和甜蜜。

  
童年的笔者(右)与小伙伴

(责任编辑:张楠)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