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图说天下
【原创】召城一呼和浩特
来源:凯风网      作者:张永刚 杨东升
时间:2017年08月14日 09:06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呼和浩特,在历史上因其军事地位十分显赫,故历朝历代在此大兴土木。

 

  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各种教派伴随着涌入的人流,先后汇聚到这里。特别是16世纪后期,在土默特部阿拉坦汗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喇嘛教(藏传佛教)在归化城(呼和浩特旧城,今玉泉区部分)以及蒙古地区广泛传开。

 

  藏传佛教在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的观念内容渗透到整个蒙古民族的思维、审美、道德、行为等方面,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在明末清初,归化城建筑了许多藏传佛教寺庙。

 

  至解放前夕,呼和浩特寺庙林立,民间故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在国内被誉为“召城”。近日笔者在至今仍保留完美,坐落在玉泉区之内,并成为呼和浩特重要的旅游景区大召、库力图召、五塔寺赏景访古,感受宗教(寺庙)文化的魅力。

 

  大召,呼和浩特最早建立的召庙,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八年,明神宗朱翊钧赐名弘慈寺。清崇德五年(1640年),皇太极命重修大召,修建后赐名无量寺。因寺中供奉的释迦牟尼像为银制渡金,故又称银佛寺。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因康熙御征噶尔丹叛乱在此驻跸,托音三世掌印后,经清皇帝应允,将大召殿顶换铺“二龙戏珠”“猫头滴水”为黄琉璃瓦,遂改为帝庙,庙内设置万岁龙牌,此后大召就不再请活佛。

 

  大召的山门是三开门,往里走,是天王殿,菩提过殿、经堂、佛殿、九间楼,山门两边是东、西仓门上方书“广化门”,东仓门书“广成门”,均为蒙汉藏三种文字书写。

 

  门前配有御泉井(今称玉泉井)和牌楼,与寺庙相呼应成一整体,面向东方的阿拉坦汗塑像凝重、庄严,气势辉宏、大方,是呼和浩特一大靓丽的景观区。

 

  席力图召,原名延福寺,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席力图”是“法座”“首席”的意思。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由延福寺主持希迪图嘎布楚陪同抵达归化城,并驻锡于延福寺。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世达赖在内蒙古圆寂,根据他的遗嘱:“汝希迪图嘎布楚,须坐我的法座,将一切善后事宜办完之后,从东方寻找我的‘转世’”(出自《呼和浩特召庙》)。由于就坐三世达赖的法座之故,被誉为“席力图.固什.绰尔济”。并与三世达赖的管家班觉嘉措配合,确认了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并在席力图召举行了座床庆典。

 

  因席力图.固什.绰尔济精通蒙、汉、藏文字,故做了四世达赖的经师。万历三十年(1602年),席力图.固什.绰尔济护送四世达赖回西藏坐床,典礼后,四世达赖赐予班智达席力图.固什.绰尔济之号,因此他从西藏归来后,便将延福寺改为席力图召。

 

  四世达赖云丹嘉措,是到目前为止诸世达赖喇嘛中唯一的一位蒙古族。

 

  席力图召,建筑壮观宏伟,自牌楼至大殿在一条中轴线上,大殿为藏汉结合的建筑物,精美绚丽,气势雄浑,别具一格。特别是召前的过街牌楼,与天王殿对峙,其结构为三间四柱七楼式,楼顶皆铺绿色琉璃瓦,飞檐斗拱,兽吻;另配有石狮一对,壮丽致极。

 

  五塔寺,原名慈灯寺,因寺内有五塔,故又名五塔寺。清雍正五年(1727年)由小召喇嘛阳察尔济呼毕勒罕一世任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副扎萨克达赖喇嘛时所建。十年(1723年)清廷赐名“慈灯寺”。寺内有三幅石刻图,中为“须弥山分布图”,西为“六道轮回图”,东为一幅“蒙文天文图”,它是世界上第一幅用蒙文刻制的一天文图,堪称一绝。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