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原创】被讹传的俗语
来源:塞北风      作者:高培萱
时间:2018年09月14日 09:40

  民间俗语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说人多智慧广,再聪明的人也不如集体的智慧多。这话是有道理的。人多,各有各的经验和知识领域,大家凑起来,互相补充,纠正,就完全可能比过高明的人。但是这名俗语为什么单单拿“皮匠”和诸葛亮比呢?为什么不说是铁匠、木匠、画匠、瓦匠或者农民、裁缝、士兵……?能够和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政治家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因素很多,皮匠应该说是远远排不上队的,但俗语为什么单单选上了“皮匠”呢?

  其实,这是口误。草民文化低,常不免用同音字,例如“杜拾遗”以讹传讹为“杜十姨”(见《聊斋志异》),梁武帝可以讹成“梁五弟”(见《彷徨》),未庄的农民和阿Q不知道“自由党”为何物,于是说成“柿油党”(见《阿Q正传》)。所以说“臭皮匠”很可能是讹传,由于传的时间太久,也就约定俗成了。

  那么,“皮匠”应该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裨将”。裨(音Pi),是辅佐的、副手的意思,古代指的是副将、偏将。裨将是指中下级军官。诸葛亮一生征战,虽然《三国演义》把他说成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人”,但正史说他“战略非其所长”,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怎么样。从这点来说,三个“臭裨将”确实能“顶个诸葛亮”了。再说,戎马一生的诸葛亮和皮匠相比也使人感到风马牛不相及,而和裨将相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至于说“臭”,这是所说的并不是皮匠作坊中的皮臭味,而是指裨将水平不高、能力较差,因而谓之曰“臭”了。

  无独有偶,类似这样以讹传讹的文字还很多,比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是说桃树上的桃子长得鲜美、漂亮,后来却演变成了“逃之夭夭”。

  俗语“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的前面是“量小非君子”,与之相对应,应该是“无度”,意思是大度、度量与宽容,后来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发展成了“无毒”。意思成了心狠手辣者才是有作为的"大丈夫"。元朝王实甫在《西厢记》五本四折中有引用“无毒”的话。《说岳全传》第五十一回也引出了这句话。古代体现这一论点的“大丈夫”式的人物,恐怕非"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莫属了。《三国演义》第四回结尾处描绘的故事正是这一论点的体现。说的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后逃至吕伯奢家,曹操误杀吕家八条人命,最后连对曹有恩的吕伯奢一并斩尽杀绝的故事。曹操这一作法堪称是体现“无毒不丈夫”这句错话的骇人听闻的体现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也是一句人们所熟知的俗语,意思是为了要想打到狼有时不得不舍弃孩子,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仔细想想这句话,颇有点让人不能接受:为了打到一只狼而不惜去冒让孩子丢掉性命的危险,这种做法也未免太残忍了、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其实,这句俗语本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说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这是因为狼能奔善跑,猎人若想逮住它,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山路;而爬山路是非常费鞋子的一件事情,再加上古人脚上穿的多是草鞋、布鞋,很不耐磨。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往往要在磨破一两双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费这一两双鞋子就很难捕到狼。那么,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原来,在古汉语中“鞋子”不读作“xie子”,而是读作“hai子”。后来,“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作“hai”,另一部分则读作了“xie”,“鞋”字即属于后一种情况。在我国许多地方的一些方言中,至今“鞋子”仍被读成“孩子”。时间一长,“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