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一幅《清明上河图》隐藏了大宋的什么危机
来源:清風明月逍遥客      作者:
时间:2019年04月18日 09:51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国宝级文物,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世人所熟知。5米多的长卷上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繁荣的见证。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繁荣之下却隐藏着危机,这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张择端在宋徽宗时期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清明上河图》是他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主要是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以及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及南宋与金对峙的12世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异常尖锐,并达到日趋激化的程度。当时的社会表面上歌舞升平,实际上却隐藏着动荡和危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张择端创作了《清明上河图》,想通过《清明上河图》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顽疾。

 

  从宋太宗时期开始,皇帝采取鼓励文人谏言的政治措施,关注社会现实和朝廷政治成为宋代画家较为普遍的创作趋向。北宋官员用绘画的形式向皇帝表述民情并非张择端首开先例,如熙宁七年,乃是大灾之年,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借工匠绘制的《流民图》请求宋神宗停止王安石的变法活动。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画卷中有很多船,其中大量是运粮的私家船。这个景象乍看之下是贸易兴隆,但实际上却是由于宋徽宗的失误,将大量运粮的官船用去运送花石纲,使得粮食运送出现问题,私船趁机而入,并逐渐把控了城中的粮食市场,进而操控粮价,给百姓增加负担。

 

  再看城门边,税务官指着麻包说出了税款,价格却高得引起了货主们的不满。一车夫开口与税务官争执,吵嚷声音之大惊动了城楼上的更夫向下张望。这是对当时赋税沉重的写照,北宋的杂税繁多激发了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这一场景象征着当时紧张的官民关系。

  画中的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连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原本应该是有重兵把守的城防机构所在的位置,是一家生意红火的商铺。还有望火楼,楼上无人观望,这对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经历了40多次特大火灾的北宋来说,无疑又是一大隐患。

 

  卷尾还有一个惊险的场面:两辆马车急转飞驰,横冲直撞,路人都来不及躲闪;还有临时拦街占道的情形:在城门口有富人占道举行杀黄羊祭路神送客的仪式,足见城市管理之混乱。 可惜这些都没有得到宋徽宗的重视,抑或他只流于祥和的表象,未看出其中深意,并没有将这幅图卷好好珍藏,最终被卷入金人地区。

(责任编辑:黄亦)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