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知道执子之手的故事之后 你还会与子偕老吗
来源:追学网      作者:
时间:2019年09月25日 10:36

  假如得用一段话来形容男人女人间坚贞不渝的感情,坚信很多人都会挑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古诗词,也许你以前就信誓旦旦地对别人说过。

 

  可是,这句古诗真的是表达男女之情的吗?我们不妨看看它的出处,这句古诗出自先秦诗歌的《击鼓》,全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为了更好懂,我们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隆隆的击鼓声中,士兵们在奋力操练。战争开始了,有的士兵留下来建筑工事,而我要去南方执行任务。

  跟随孙子仲,平定了陈、宋两国。经过家门却不能回家,难免忧心忡忡。

  人都去了哪里?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我在山间林之间徘徊。

  战争残酷,生死难料,战友啊,我们曾经拉着手说,一起战斗,一起好好地活着,一起老去。

  唉,可是很久了,我们未曾相见。唉,可是太遥远了,我们的誓言能否履行。

  这是古时战争年代里,两个士兵间的故事,他们在刀光剑影的战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手握着手一起鼓励,一起加油,相信彼此能活着走向胜利的终点,然后一起幸福地老去。所以,这句话的原意是和爱情无关的,我们现在用它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是断章取义,脱离了原场景,但是这句话确实能独立地承担恋人间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因此,也就没人能阻止它从残酷的战场到浪漫情场的华丽转身,以至于人们这样的运用,你难以说之不对,不过若对它的出处追根究底,难免有点尴尬。

  在古诗词的引用中,类似的尴尬不在少数,譬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本说的是兄弟之情,现在特指男女之情,要是现在两个同性之间来这么一句,反而不伦不类了,此句出自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序跋中说得很清楚,是作者醉后之作,同时抒发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子由是作者苏轼的弟弟  苏辙,苏轼兄弟与父亲  苏洵并称三苏,三人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中最后两句说的亲情,而非爱情。

  很多古诗看是写的男女之情,夫妻之爱,其实只是一种借喻,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此诗写的是朱庆馀在科举应试前,写给水部员外郎大诗人张籍试探行情的诗,此前朱庆馀已呈给张籍许多自己的诗作,他非常想知道张籍对自己诗作水平的看法,于是又呈上这首诗,张籍看了这首诗后,马上回赠朱庆馀一诗: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很显然,张籍是非常欣赏朱庆馀的,由于张籍的推荐,朱庆馀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小时候读朱庆馀这首诗时,以为是新婚的女子见公婆时,经过精心打扮后征求丈夫的意见。

  除此外,在官场的争斗中,也有人以男女之情作诗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如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乍看之下,以为写的是婚外恋,其余不然,这是作者用来拒绝李师道的表明立扬的一首言志诗。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当时盛行藩镇割据,藩镇之主用各种手段来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张籍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割据,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唐代大诗人元稹写过一首《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元稹为悼亡妻韦丛而作的,现在很多人喜欢引用头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表达对恋人的不能忘怀或是不可替代,用悼亡人之句来抒发对生者的依恋,再深情也觉得有点不妥。

  与此相反,古诗中本是用来表达爱情的诗句,现在人却弃之本意而言其他,李商隐有首《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爱情诗,李商隐十五六岁时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灵都观学道,在此与少女宋华阳相识相恋,但这种感情是不能为外人知道的,因此只能以诗表达心意,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用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的,后来也没见有人用它来表达爱情,都是用它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

  现在对古诗的引用有许多超出了原意,但这些引又早被人认可,大有英雄不问出处之意,这或许就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之处。

(责任编辑:黄亦)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