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古代的碎银子是从哪里来的又怎么产生的呢
来源:凯风网综合      作者:
时间:2019年11月14日 10:31

  在看古代影视剧的时候,百姓们买东西经常会先用碎银子,古代金银是最常见的,但是那些碎银子是从哪里来的?碎银子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没有法币的中国

  碎银子的产生,和古代中国长期没有将金银作为流通货币使用有关。在明朝中叶以前,金银只作为贵重物品在小范围使用。而且,并非作为一种“货币”,而是作为一种“贵重金属”,在“以物易物”的原则下被交换等价的物品。

                               

  这与中国缺少银矿有关。在唐朝全盛时期,全国的年度开采量也不过十万两白银。相对庞大的人口,这点开采量根本无法满足货币流通的需求。一直到明代,随着美洲、日本白银的大量流入,白银逐渐流入民间。百姓通过贸易也慢慢接受了白银作为货币的价值。这才有了后来张居正改革,实施一条鞭法的基础。

                                               

  但是,中国长期没有白银货币,并不习惯将白银融化、铸造成铜币使用。所以,一直到清末,朝廷都没有退出官方法币,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都使用生银作为货币。这也造成了中国特色的货币——碎银子。

  碎银子才是百姓常用的货币

  碎银是指比较散碎、大小、重量、形状没有规格,大小多少不一的银块,和铸造成固定形状、重量的银锭相对应。前者是民间流通的货币,后者一般是官府铸造、发行,一般用于官府采购物资,或者给各级将士、官吏发放工资所用。

  一开始发行的货币,自然都是银锭。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银锭会被有意识地切割使用。这在使用银币的国家几乎不可想象,但在中国却是常态。因为,使用白银不需要铸造成银币,而是按重量计算。所以,我们今天常听到的白银计量单位都是“两”。

  在明清时期,街上的市民只要有能力使用白银作为货币,都会携带一枚蜡丸、银剪子和小秤。他们会通过银子的成色来判断含银量(这也是生银支付唯一需要在意的部分)。须知一锭官府发行的银锭亦或者被切成碎块的碎银并不影响银子的含银量以及它本身的价值。所以,当买家决定用白银购买所需时,便会用银剪子剪下银锭的一角,不多不少刚刚好。然后,再将剩下的部分放入蜡丸中保存。

                               

  扣除官府铸造的银锭,民间出土的银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碎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习惯还绵延到民国时期。老辈人常说的“一块钱掰两掰花”就是指用力将银币掰成两瓣,将银币当成生银使用。

  不过,一块块碎银十分难看,有时剪得过于尖锐也会伤人。因此,古人喜欢将银子放在火上加热,再用铁锤将银币锤平使用。明代还衍生出专门帮人处理“边角料”的银匠,叫倾银铺。它既可以把碎银兑换成大型的银元宝,也可以将银元宝敲成散碎银两。

  结语

  碎银子是中国古代,准确地说明清时期特有的产物。其背后的根源,乃是中国缺乏贵金属货币传统。明清以后更是长期使用生银付账,不在乎银两的大小和模样,只在意其含银量所致。

(责任编辑:黄亦)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