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研究生为何难以“研究深”?
来源:津报网-每日新报      作者:刘德胜
时间:2015年09月25日 14:22

  9月开学季,对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而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科学研究领域的大门。上周记者在对部分研究生新生的调查中发现,近一半学生表示三年毕业后,并没有继续攻读博士或选择从事科研工作的打算,此外研究生逃课率居高不下问题日趋严重。

  研究生毕业,还想不想读博?

  不仅读博意愿趋缓,考研人数也在下降

  研究生毕业,你还想继续深造吗?面对这一问题,不少研究生新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将近一半的研究生新生直言,三年之后没有读博的打算。“我应该不会继续深造了,”今年考上建筑系的小雯告诉记者,本科实习阶段她曾体验过一个多月的基层工作,本来已经打算签约,考研就是为了帮父母圆梦。“他们觉得一个女孩不要去一线,干工程太辛苦了。可我觉得挺带劲的,毕业之后我肯定自己拿主意。”

  与读博意愿一同降低的,还有考研人数。据人人网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9.9%的本科大学生表示会选择考研,53.6%选择找工作就业,而选择直接创业的比例高达8.2%,选择出国深造的则占到3.1%。“我喜欢现在的工作,即便考研说不定也找不到更理想的。”今年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入职的孙伟这样说。

  为何不想读研读博继续深造?

  科研太苦,工作挣钱更要紧

  一身白大褂,守着实验室成天搞科研……一些研究生新生向记者描述起他们心目中的读博状态。这些90后研究生,每天做着重复性极高的科研工作,似乎需要付出更大的挑战。谈及自己在研究生阶段马上就要面临的科研初体验,不少人则用到了“忙”“压力大”“两点一线”这样的字眼,而对于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未来,一些人甚至说出了“苦”和“迷茫”。采访中,一位研究生导师告诉记者,他的一名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某知名电子公司下属的研发机构,第一年的年薪便达到了20万。“他的工资比我高多了。”这位导师笑言,本来这名学生很适合继续读博搞科研,但年薪诱惑太大了,兴趣难免要让位于现实。

  记者发现,对于女研究生而言,年龄似乎也成了障碍。“研究生毕业我就26岁了,如果再继续读博,毕业就会成为剩女。既没工作又没对象,想想我就害怕。”一位女生说道,尽管她有读博的意愿,但硕士毕业时,家人的需求和自己的年龄等都将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读博读研人数数量下降的原因与90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上更具自主意识、方向更加明确有关,甚至有不少应届生会直接选择创业,就业观念不同也让90后大学生在面对是否继续深造的思考更加理性。对于研究生而言,更多的人希望在毕业后投身科技产业,而非留在“象牙塔”里做科研。

  考研时挑灯夜战读研时百无聊赖

  逃课率居高不下原来大家都“忙着呢”

  “研究生上了一年,我就胖了十多斤,你可能都不信。读研太没劲了。”说起研究生的生活,读研二的李鑫打了一个哈欠。“研一主要上课修学分,但我们的课少得可怜。没了本科时期末考试的压力,上课也成了走过场,再也不会努力学习了。我就开始盘算着如何打发时间,经常干的事有三件:和同学聊天吹牛、去英语社团打着锻炼口语的旗号消磨时间、看电影。我现在特别渴望有个女朋友,因为这样就不用一个人孤单地浪费时间了。”采访中记者发现,李鑫言语中的这种“无聊”,在研究生新生中并不鲜见。读了一年研究生的女生晓蓉告诉记者,她这一年最多的时间就是上网聊天。“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聊天,简直是走火入魔了。当然我也见了不少网友,好在运气还比较好,最起码没有碰到坏人,否则连哭都没处哭了。”

  前段时间,某高校研二课堂上的一幕引发了网友热议:本该有50余名学生上课的教室,剩下不到30人。讲台上老师兴致勃勃地分析着当今的政治局势,下面的学生有的玩手机,有的吃早点,甚至还有中途开溜的,最后到下课时,只剩下15人了。走访中记者发现,逃课在研究生高年级中似乎成了普遍现象。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随机抽查研究生的16门课,到课率最高的仅37%。一位研二学生告诉记者,刚开学时教室来的人还算多,但渐渐人越来越少,到考试前老师做总结、答疑的时候,人又多了起来。“逃课几乎是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的经历吧。逃课也要讲究技巧的,如果一次逃课的人太多,把老师惹急了,可能大家都会遭殃,比如增加作业量或考试变难等。”记者了解到,尽管不少高校规定,一学期逃课次数太多,那门课程就要重修,但这似乎并未让这些高年级研究生止住逃课的脚步。“关键还是老师的态度,再说考试一般也不难。”

  这些逃课的高年级研究生,究竟在做什么呢?采访中,大部分人的答案只有一个字:“忙”。“现在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了,不如一边读研一边找,可以增加点砝码。”孙振是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读研二的他已经像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地兼职工作了。“期末考试一般是交论文或者开卷,论文只要按时交并且言之成理,就能顺利地通过。”除了忙着提前接触社会,还有一些研究生忙着复习雅思考试,“待英语和其他条件具备了就出国留学。”忙着创业,和同学一起合伙做生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于读研的目的,记者也做了一个小调查。一半以上的研究生直言,读研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为出国做准备,甚至为了“研究生”光环而来。而那些真正想做学问做研究的,似乎成了少数。“不考研行吗?现在进中学都要研究生学历。”一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之所以考研,完全是被就业“门槛”太高的现实所逼。换言之,如果就业的压力不是那么大,或是本科期间就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一些同学就不会选择考研。

 

  老师说 不同培养计划需要明确

  采访中,一位硕士生导师表示,学生能否认真做研究,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校的治学氛围。一流名校的治学氛围相对较浓,但越往地方走,学生们知道自己搞不了学术,便只能奔着就业。“其实研究生学习上的难度应该大大超过了本科阶段。一份调查报告可能就要花掉一周的时间去搜集和整理材料,从时间上根本不允许他去做兼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为了工作而读研本身并没有错,作为高校应该进一步明确研究型和实践型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由此而定制不同的学制和侧重点。“有的学校在招生时就没有明确,所培养的研究生将来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到底是研究型还是实践型,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很多专业设置了太多的必修课,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做研究,也不能踏踏实实做相应的实习。结果,研究和实践两不靠。”

  记者了解到,面对这一现状,在中国一些高校,本科生进实验室已经成为常态。提前接触科研,有助于他们在大学毕业前夕理性选择出路。对于学生而言,若在提前接触科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天分,还是应当争取深造的机会。“长远来看,这样的选择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熊丙奇说道。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