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原创】四通八达,走向世界----略述呼和浩特的交通运输
来源:凯风网      作者:杨东升
时间:2016年07月19日 10:17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鲁迅语)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 (现代民语)。一座城市,甚至一个村镇的发展﹑兴盛,除了水,更离不开路和车。尤其近现代的经济腾飞,交通运输功不可没。呼和浩特从远古到至今,也在吟唱着一曲大路歌。

  一:历史的轨迹

  呼和浩特的道路发展,可称历史悠久。早在50万年前,“大窑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在山间﹑河畔﹑平川就踏出原始人行小路。春秋战国时,出现了以原阳(呼市南郊)和云中(托县古城)为中心的交通枢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郡县,云中郡是36郡扎一,就把呼和浩特的主要道路纳入全国驰道网。汉时建北舆县(呼市坝口子附近)系云中郡中部都尉所在地。北魏至唐以盛乐﹑单于大都护府(和林格尔土城子)为枢纽。辽设丰州(市东郊白塔村)交通中心移此,东通晋冀,西通陕甘,北通漠北(蒙古国)。明建归化城(呼市旧城),清筑绥远城(呼市新城)。至乾隆中期,归化城为长城以北商业荟萃之地,为冀晋新甘蒙往来之孔道,西北之重镇。清以后,以归绥为起点通至四方的车马大道,有自大青山通新疆古城子,外蒙古前营,后营,库伦四大商路,即著名的驮道。1919年出现第一条通汽车路丰镇归绥包头。1921年铁路通绥,古道逐被公路体系所取代。1936年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的主要公路归兴,归杀,归白,归托先后竣工,虽是土路标准较低,但已全面通车。1937年自1945年道路及设施不断破坏。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呼和浩特市周围4条公路总里程262公里,通车里程百分之五十左右。

  二,车轮滚滚与驼铃声声

  呼和浩特自古为塞北大漠之地,‘胡服骑射’你方唱罢我登场,盛产马匹的云中当以骑马驾车为主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全国车辆轴距开始统一标准化。秦始皇五次巡幸全国,两次巡至云中城,乘坐辒辌车,万里驰骋,挽车而饷之。‘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昭君出塞,扈从辎重,车辆兵马浩浩荡荡,自长安经太原,杀虎口,和林格尔,托克托,五原入汉受降城光禄塞。后来这条路成了清代著名的‘走西口’路之一。

  骆驼是最古老运力之一,更是呼和浩特古代奇畜的一种。汉初就被这里的先民所使用。辽代驼运日益盛行。至明万历建归化城后,便有‘驼城’之称。清隆庆年间,天元,宏图,范家号称归化城‘老大三号’各有驼1000多峰,开始走大外路(新疆卫特拉,外蒙古)和长城内外,此为‘旅蒙商’之始。

  清康熙到乾隆归化城有‘旅蒙商’四五十家,驼四五万峰。走大外路(新疆安西,古城;外蒙古的前后营,库伦;俄国的莫斯科)的新大三号大盛魁,天义得,元盛魁规模最大。其中大盛魁有驼15000多峰,员工6500多人,总资本万万两白银。1921年外蒙古独立,光大盛魁一家在科布多的15000峰驼,20000多匹马,20多万只羊全部被没收,通前后营,库伦商路逐步中断,转走陕甘宁新等地。1923年大盛魁仅有驼1500峰,归化城有15000峰,开始走向衰落。至1933年呼和浩特地区才仅有四五千峰驼。

  三,二十世纪百年的变迁发展

  清末明初,由于铁路,公路的出现,呼和浩特的车,马,驼道逐步被公路体系取代。

  1921年5月1日京绥铁路通车。1918年大盛魁总经理段履庄等15人集资创办西北汽车公司,有汽车10辆,自丰镇经呼和浩特市至包头,开绥远汽车营运之始。1923年京绥铁路通至包头,西北汽车公司停运。1926年春绥远警务处长吉鸿昌倡议修治归武路蜈蚣坝段,开山凿石,拓宽路基,可通汽车。1929年,修建有绥兴,绥清,归托,归武等十线1620余公里。1933年春,新绥长途汽车股份公司成立,总部在今旧城宽巷子。8月30日,首批5辆汽车由呼和浩特开往乌鲁木齐,至10月10日只有一辆万国牌汽车抵达,可也开创绥远通外省长途之始。1946年3月成立归绥呼和浩特市公共汽车管理所,开办市内公共汽车营运,新城到旧城,新,旧城到火车站通公共汽车。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仅有11辆私营载重汽车,畜力人力车是运输的主力。

  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组建国营归绥运输站,1952年5月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搬运公司,1954年12月27日,改呼和浩特运输站为内蒙古地方国营呼和浩特运输公司。1956年9月‘马车合作社’首先建立,随后,三轮车,排子车,手推车,骆驼,装卸搬运等合作社先后建立,走向集体合作化道路,年底全市汽车已有451辆,其中国营运输企业90辆,至1969年,全市拥有汽车1518辆,其中专业车辆163辆。1969年底,呼市第二运输公司(驼运社)试制出第一台12马力三轮柴油机动车;市第一运输公司(马车社)经过多次改进,于1971年初,试制成功第一台12马力能变速的柴油机车,当时俗称大‘奔奔车’.至1977年,全市柴油机动车达300余辆,从而彻底结束了集体运输企业以畜力为运输工具的局面。1983年底,柴油机动车被淘汰,运输企业实现了全部汽车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了,至1990年,全市拥有汽车18305辆,其中个体达4140辆。

  解放初,呼市周围4条公路总里程262公里。解放后4条路得到恢复通车,1952年,‘三两村大桥’修竣,这是呼市解放后修建的第一座桥梁。1956至1960修建砂石路360多公里。1970年后,国省道基本实现沥青水泥化。1986年建公路的同时修建了10条出城路,较早地就解决了市区车马行人进出城拥挤的问题。至1990年通车里程1610公里;修建永久性桥梁313座,9268米。1992年,开始筹建呼包高速公路好和呼集汽车专用2级公路。1995年呼集路竣工,1996年10月呼包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从而结束了内蒙古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四,看今朝,天翻地覆

  如今呼和浩特境内就有110和109,209三条国道,总里程近300公里。呼包高速占93公里。此外还有省道4条,呼市至大饭铺呼喇段80公里;呼市至锡林浩特市段37公里;呼市至白云鄂博段17公里;呼市至阳高段43公里。总里程178公里。此外还有20条旗县交通网,100多条乡镇道路网点星罗棋布,总里程1000多公里。现在可以说是村村有路通汽车。而这些道路基本上是由古道或车马大道和乡间小道逐步演变而来。

  看如今从这些路上走出了伊利,蒙牛,走出了‘中国乳都’;走出武川土豆,清水河小香米,托县辣椒;走出了‘天堂草原,魅力青城’的‘昭君文化节’.

  看如今青城不但有二环路,还有绕城路;机动车即将突破五十万。可谓车流滚滚,日夜不息。呼和浩特因有著名的‘白道’和‘驼道’而名扬天下。今日将更因有路,而如插上神翼的骏马奔向世界。

  相关链接;呼和浩特市的街道

  上世纪百年发展史,旧城城内有大街57道,小街52道,小巷85条。解放初以大南街为主干,南北贯通,各小街巷纵横交织,商业繁荣。呼和浩特市旧城的街道名称以‘三湾四滩,一圪料,十八道街’概括。如今三湾四滩一圪料已大部分消失了,有了新的名称了。就说说这十八道半街吧,分别是;太平街,东顺城街,西顺城街,南顺城街,吕祖庙街,长胜街,小北街,大南街,得胜街,大东街,小东街,大西街,小西街,梁山街,通顺街,东五十家街,西五十家街,棋盘街今新生街一带。半道街系小召半道街今小召小学至东五十家街西口。此外,还有东西南三个茶坊,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史家巷,杨家巷,大,小玉石巷等。

  新城城内有大街4条,小街26条,小巷46条,以鼓楼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大干街。街内有东西落凤街,关帝,马神庙等街巷。

  解放后呼和浩特市区道路纵向以锡林南北路为轴心,北接火车站,与横贵北郊的110国道及京藏高速公路各出口相连,南至呼凉公路。锡林路以东有呼伦贝尔南北路,新城南北街,迎宾路和人民路等14条街道。锡林路以西有通道南北路,大南街,大北街,公园东西路,战备路,文化宫街,巴彦淖尔南北路等14条街道。横向以新华大街为轴心,东接新城东西街直到飞机场;西接钢铁大街可与0520省道相接;新华大街北有海拉尔东西路,爱民路,成吉思汗大街等;新华大街南有中山东西路,乌兰察布东西街,大学路,鄂尔多斯大街等。现公交车遍布市区大街小巷,直至金山,金川,金桥,如意,玉隆开发区及各个新区,大学城,乡村。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