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辛亥革命:清人的"魂"在这一刻崩溃
来源:新浪      作者:程万军
时间:2016年10月10日 10:25

  我们讲一个王朝不可救药时,称“气数已尽”,不仅这个王朝的可用人才面临枯竭,而且“大才”政治肯定是要破产的。

 

  然而,“才尽”并不是一个王朝死亡的唯一条件,一个王朝在政治破产、人才枯竭的同时,往往另一潜移默化的元素,对气数存活也起到了决定作用。

  这元素是什么?那就是“魂”。

  什么是“魂”?所谓魂,简单地说,就是精神。诸如民族魂,指的就是民族精神。世俗社会的国家之魂,不涉宗教,一般系这个国家意识形态与文化所生成。

  我们说一个王朝的“气数已尽”,全面的阐述应该是:以统治集团“无才”为标志,且以他们树立的国家意识形态“没人信”、整个民族“无魂”为终结。

  还是拿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廷说事。

  1840的中英战争,已验出清朝的不行。但这还不够致命,因为那时的国人大多以为中国是武器不行。等到了1894年中日战争大清惨败,大家才纷纷认识到,那是体制之败,清朝的政治制度破产了,中国必须政治制度改革才有希望。然而即便这样,中国大多耕读家庭,依然没有丧失对前途的信心,因为科举制还在,“四书五经”这块仕途敲门砖还管用。

  最要命的是这一刻。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这不仅一下子堵死传统中国人的人生阶梯之路,同时也等于宣告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国正统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正式破产。“四书五经”无用了,“孔孟之道”不灵了。传统中国人陷入“无魂”绝望,他们的精神越发不堪。

  我们知道,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一个对中国人最具精神挖苦意味的称号就出现了:东亚病夫。我们今天看以清末为时代背景的《霍元甲》《精武门》等武打片,经常能听到这个刺耳称号。随着这个称号出现的,必有挑战中国武师的日本武士。所以,中国观众大都以为“东亚病夫”这个称号是日本给予的。其实不然,此号的发明权并不属于日本,后期军国日本只是将这个称号叫得最起劲而已。东亚病夫的版权属于英国人。当年他们在中国上海租界办了一张《北华日报》。在这张报纸的这篇文章中,首度出现了“东亚病夫”一词:

  “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是东亚的一个病夫国家,由来已久。但让我们真正认清他们的病情,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也就是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前,西方对清国的病情认识还不到家,而日本这一战,让清国破了相,也让西方彻底认清了这是个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国。

  可见,病夫之病,问题不在身体,而是精神。这是靠散打功夫挽救不了的。

  甲午战争十年后,东亚病夫的病情更加重了。因为废除了科举制,国家信仰破产,除了那些先知的革命者,就连后觉的大多数中国传统耕读之家的士子们,因为没有了精神出路与个人出路,也对这个朝廷绝望了。

  史料显示,清廷当局于1905年9月2日正式宣布科举制度的废除。随后导致了大量士子人心涣散。一些笔记对当时的描述是:“人心摇动,率皆惶惶”“令人怅怅然不堪设想”。中国的传统读书人,由此进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失魂落魄状态。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即便他们想挽救朝廷、不跟孙中山闹革命,学曾国藩李鸿章做“中兴之臣”、也绝无可能了。因为“中兴之臣”群,曾国藩、李鸿章等皆是科举出身,就左宗棠是个白丁。自古学子青云之志多是通过科考实现,而今却此路不通。

  无路可走的学子,其精神状态可行而知。古来读圣贤书为青年学子人生第一要务,那一半是为了入仕,一半也是精神寄托。但如今儒教沦为无用之学,仰望苍穹,已无圣人指路,情何以堪?

  我们知道,中国曾两次被游牧民族全境征服,自宋之后,汉族两次沦为被少数民族统治的受压迫民族。然而,游牧民族虽然做了汉民族的统治者,但却依然尊儒为正统信仰,元清两代,“四书五经”对敲开仕途的大门科场依然管用,所以传统汉族读书人的精神并未完全崩溃。就如当初曾国藩做清朝的官,还为清皇室去灭造反的同族那样,他的精神支柱就是儒教纲常。

  而清死亡进入倒数第七个年头之际,科举废了,其实就是儒教废了,国家信仰破产了。失去再生能力的清廷又拿不出接世界地气的新国家信仰,传统中国读书人的人生和精神出路陷入死胡同。于是,他们精神即在这一刻彻底崩溃。

  一个“正统人群”精神崩溃的国家,岂有不亡之理?

  由此可见,19世纪末叶的清王朝,“才竭、魂散”是不争事实。当一个国家魂散、才竭,那么死亡就是天数。所以,清王朝的气数,早在七十年前就已开始进入大限。在世界潮流面前,它步步被动,讳病忌医,乃至失去了新陈代谢机能、从而病入膏肓,精神崩塌。辛亥革命乃是在其“气若游丝”基础上给与的最后一击,加之袁世凯出山“补刀”,则其“断气”确是难逃的劫数。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