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原创】呼和浩特的窑洞
来源:凯风网      作者:杨东升
时间:2017年03月16日 10:11

  呼和浩特不但有雄伟的大青山,更有厚重的黄土高坡,清之前这里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自清初开始“走西口”的移民大量迁徙到这里,从最初的“雁行人”(就是春天来开垦劳作,秋收回原籍,像雁行一样),渐渐地开始定居并形成村落。

  最初“走西口”的大都是贫苦的农民,只能依山傍坡掘“洞”而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山区高坡就有许多的村是以“窑”命名的,清水河县有个窑沟乡,就是说那条沟里都是窑,赛罕区有个阳曲窑村,就是说这个村的人最初是从山西阳曲是迁徙而来的,段家窑最初是一户姓段的人家,面铺窑、三犋窑、老丈窑等等,不胜枚举。这样呼和浩特就有了大量的窑洞,并形成了一道道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景观,像著名的老牛湾和老牛坡。

 

  呼和浩特的窑洞大多数在远郊,尤其是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的山丘地带。其中最原始且数量较多的就是土窑洞。土窑洞也就是“土打窑”,一般构筑在丘陵地带,而且尽可能是黄土层。因为黄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以及良好的隔热性。我小时候走亲戚还见过打窑洞,住了两三天看了两三天,当然更多的是玩了。人们拿着铁锹、镐头,在选好的向阳、避风的崖头,先从正面垂直切下一房高的地方,然后再向前铲出平地做院落,然后在铲切好的竖墙上,留出门和窗,几个壮汉分头向里挖掘,边挖边将挖好的地方铲得平平的,光光的,大约挖到三四米左右,再将后墙竖直铲平,顶部修整成孤形,这样一个窑就有形状了,当天就能干完。第二天用土坯垒炕,盘锅台,切挖烟囱与炕相连,再在外面以土坯封空,接着,在窑洞顶端烟囱处用土坯垒起二三尺烟囱外端,同时木匠也开始割制门窗。安好门窗,一处最简单的土窑洞就筑成了。待其干透,再把炕烧干,驱尽湿气,就可入住了。若想要土窑再结实美观些,四壁可用黄土和“细穰”和泥,抹一层面子,晾干后用白土刷一下,那就更洁白漂亮了。

  那几天不但有幸看打窑洞,住着也是窑洞,从那以后我就对窑洞充满了兴趣。

  这“土打窑”是利用老天所赐的黄土崖,可人们聪明着呢,没有自然黄土层照样也可以打成窑洞,这就叫“碹”了,“土碹窑”。就是从别处拉来黄土,和上“穰”,脱成土坯,再用土坯先砌成墙,然后支上木头“碹子”,将窑洞的顶部碹好,最后再光洁窑洞表面,垒炕修烟囱安门窗,一间“土碹窑”则成。不但省时,更省工省料,关键是更省钱。这种窑在大青山前坡和后山常见。

  有些地方,石头很多且石质优良,人们就因地制宜构“石碹窑”,构筑过程基本与“土碹窑”相同,不过技术难度大,得由技术高超的石匠来完成。后来随着机制砖的大批量生产,人们又开始用砖筑窑洞了。

  还有更简捷便当的,就是在遗存的夯土古城墙,直接打窑洞,托克托县古称“云中”,遗存有许多古城墙城堡,人们就因地制宜直接打窑居住了,还形成了村落,成为一种人文景观。

  前几年有朋友在赛罕区的山沟里购置了几百亩复垦地,植树造林,绿化山丘。这里有黄土层,还有崖头,对窑洞情有独钟的我们便打了几孔“砖碹窑”,住在这冬暖夏凉的窑洞里安静的读书写字,真感到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节假日朋友们来这里,看着起伏的山丘沟壑,听着虫鸣鸟语,望着蓝天白云,吃着自己动手做的农家饭,心情放松不说,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如今,许多窑洞早己废弃,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有些以“窑”命名的贫困村已整体移民下山搬迁到新村了,村名还是那个村名,不过没有窑了。有些条件尚好的村,大多数人也早已不住窑洞了,盖起了砖瓦房,居住在里面的基本都是对窑洞难舍难离,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年人了。有的村抓住时机,整修了旧窑,还打了新窑,搞起了乡村游,农家乐,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窑洞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每当我来到这些“窑村”,尤其是站在黄土高坡上,看着那像蜂窝一样垒垒叠叠的窑洞及悬浮在山腰的袅袅炊烟,真有一种投入自然怀抱,体味天人合一的混沌美的感觉。

  呼和浩特的窑洞源于晋陕民居,它显示了黄土高坡人与自然的融合,更显示和见证了那“走西口”的悲壮和辉煌。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