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宋朝名字起得好就能当状元?
来源:新浪      作者:老蔡的菜园子
时间:2017年06月16日 09:54

  名字起得好,就能当状元吗?这肯定是个伪命题。即使你叫宋一统,皇帝见了乐得合不拢嘴,吉兆呗,打不过宋朝的街坊邻居,咱可以精神胜利以资鼓励。可是你目不识丁,连科举的门都进不去,也只能称做饭桶。但是假如你文才、长相都是一流,名字又起得好,这就捡了大便宜了,皇帝便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你,这状元大概也就非你莫属了。

 

  宋朝名字起得最好的状元是谁?恭喜你,答对了,文天祥。天送祥瑞,这宋理宗虽然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但他也知道取个好彩头。当然这不是砸金蛋和天上掉馅饼仅凭运气,而是凭借真才实学和洋洋洒洒的考卷,当负责廷试的官员阅完卷后,照例呈上前三名,剩下的就是等皇帝钦点状元了,在这个时候,谁爹妈名字取得好,谁就有可能独占鳌头,一举成名天下知。

  宋朝状元里名字取得好的还真不少,比如苏德祥、吕蒙正、张师德,许安世、张孝祥等,当然首屈一指的还是文天祥,但大家很少知道,这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代名臣,爹妈最早取名并不是天祥,而是叫做云孙,字履善。春闱会试选中贡士后,这位年青的士子忽然灵机一动,改名了,换作天祥,字宋瑞,这可能是世上考生中改得最成功的名字了。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时,在群英殿论文答辩,他一气呵成一万多字的策论,让考官们叹为观止,更为有趣的是,宋理宗一见文天祥名字,心里一动,掩饰不住的喜悦称赞道”好,好,好,天示祥瑞,乃我大宋之幸,状元,就是文天祥了。”

  无独有偶,因名字取得好而高中状元的宋史上还有一个人,叫做李易。这件事发生在南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年,东奔西跑的宋高宗屁股刚刚坐稳,就迫不及待的暂时定都扬州,并于次年开科取士,负责廷试阅卷的主考官将前三名考生考卷送给高宗御览,高宗打开头一份试卷,但见此卷策论部分慷慨激昂,文采飞扬,文章直抒胸臆,满篇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强烈呼吁皇帝励精图治,关心民间疾苦,重振士气还师北上,看得高宗热血沸腾,激动难抑,不由感叹”此乃状元之才也。”

  眼见高宗钦定状元似已心有所属,一旁的宰相黄潜善坐不住了,不管此人是谁,一定不是自己同路人。因为黄潜善这个人因循守旧,苟安偷生,最见不得谁打破现在的权利平衡,如果这样的人因状元而上位,必定会成为自己的政治上的强硬对手,对自己产生威胁,再加上宋高宗这个人首鼠两端,既想建立功业,又怕北伐成功,二帝北归。假如这样的主战派当上状元,日后肯定会给自己增加麻烦,更重要的是一旦高宗日后反悔,肯定会迁延怪罪祸及己身。

  黄潜善想到这里,马上进言道“陛下,三思啊,此人言辞激烈,过于偏激,不适合于当状元。”高宗经黄潜善提醒,也冷静下来了,是啊,像这样的士子,摆明了满腔热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要把自己置于火上烤的节奏啊,倘若日后不按他的思路来,岂不是平白为自己树一强敌,这就是个火药桶啊,说不定哪天就炸了。高宗想到这里,面向黄潜善发问“那依爱卿之见,该定谁为第一呢?”“这个好办,前三名文章识见都差不多,选谁都不致于引起非议,还是打开卷子看看谁最有缘份吧。”

  打开糊名的卷子后,那位慷慨激昂文章的作者叫做胡铨,这位日后成为主战派的四大名臣之一,一生时乖命蹇,可惜了,此时却因受奸人作梗,而未成为南宋开国以来的首位状元郎。引起高宗和黄潜善兴趣的是一名叫做李易的考生,李易,字顺之,曾为扬州学正。黄潜善附和道“此人天赐我大宋状元郎,多好的名字啊。”高宗心领神会,易字暗合了南北宋更迭换代,而顺之,则预示着南宋小朝廷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繁荣兴盛,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李易是扬州人,这是高宗的龙兴之地。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结果李易高中一甲第一名,为南宋首个开科取士的状元郎,而胡铨则因耿直和太过锋芒毕露,最后被阴贬为一甲第五名。后来,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胡铨的名气比李易大多了,既是政治家、文学家更是爱国名臣,而李易则籍籍无名,一生乏善可陈。这里简单交待一下李易,后来金兵南犯江阴,守臣劝告李易,我当身死报国,而你却拖家带口,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不用和我一起守节。李易回家告诉了母亲,其母却深明大义,指责他,”你若去我则无守志,生死当与汝共之。”闻者感泣。李易好学而有清志,高中状元后不久离世。

  名字起得好固然可以抢占先机,在同等条件下有可能被优选为状元。宋朝却有一个人因名字而吃了大亏,无缘状元。怪谁呢?怪他家祖传姓氏不好。史载,宋太宗淳化三年,考生孙何、丁谓一同参加国考,孙丁二人齐名,当代文学大家王禹偁甚至把孙丁比喻为韩柳,五百年间才出的一代怪才,更有高帽子双手送上“二人文章似六经。”聪明绝顶的丁谓更是信心满满,此届状元如探囊取物,非我莫属。结果皇榜公布后,丁谓傻眼了,孙何高中状元,而自己则名列第四。

  别人只要高中就喜笑颜开,可是丁谓却高兴不起来,凭什么?凭什么我就比孙何差?丁谓这个难受呀,吊着脸,满腔委屈的向宋太宗发牢骚,“本届科举考试不公平,第四名不是我的真实水平。”宋太宗乐了,不为促狭的调侃丁谓说“别不服气人家孙何中状元,要怪只能怪你这姓不好,甲乙丙丁,你不居第四谁居第四?”敢情是这么回事呀,丁谓泄气了,乖乖,幸亏我家不是复姓,要是姓第五,第四都望尘莫及。

  有意思的是,关于丁姓,宋人笔记中还有一个桥段,别看丁谓怪罪祖宗姓没起好,有人巴巴的还指望姓丁而改变命运呢。《枫窗小牍》载,当时有个无赖叫做于庆,混得穷困潦倒,既饿又冻,活脱脱一宋版犀利哥。有一天他委实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去咨询一落魄老儒,该怎样才能改变命运呢?老秀才说“你想翻身农奴把歌唱,再简单不过了,易姓改名,可是你如果富贵了,可千万别忘了我。”于庆纳头就拜,只要我有富贵的那一天,我认你做干老子。

  老秀才将于字改为丁姓,为犀利哥起名叫做丁宜禄,然后设法将其投入丁谓门下。丁谓这一辈子就图个喜庆,并为此而喜欢仙鹤呀讳谶呀什么的。见到丁宜禄这么个预示着仕途一帆风顺的名字,乐得心花怒放,当下将其收入门下,用做长随服侍身边,此后不久丁谓拜相,而丁宜禄因受丁谓宠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过几年,家财万贯,富甲一方。而这小子也没忘了当初许下的诺言,将老秀才引见给丁谓,宰相衙门七品官,老秀才因此得授官身,出使郡守,这一笔意外投资赚大发了。

  宋朝考生高中状元,需要的当然是真才实学,至于是否能够当得上状元,这得看皇帝的心情,当然如果名字起得好,起码会有加分效应。后来到了明朝,状元的名字与长相越发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明成祖朱棣就因一个考生叫做孙曰恭,而咋看咋不顺眼,曰恭,这加起来不就是一个“暴”字吗?我K,这是暗骂我为暴君呢,我的勒了个去,想当状元,没门。结果原定为状元的孙曰恭因名字没取好,而被一个叫做刑宽的人顶替了。

  看来,这取名还真是一门学问哩。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