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文化悦读
涨姿势!没有暖气,古代宫廷取暖攻略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豆沙饼
时间:2017年12月19日 09:07

  冬天来了

  京城的冬天是漫长的,最冷时,气温甚至达到零下20℃……

  从每年11月中旬供暖,到次年3月中旬停暖,一年里需要暖气的日子足足有120多天。

  那么问题来了,过去没有暖气,宫里头是如何取暖的呢?

  空心的“火墙”

  第一道防线

 

  宫墙,是皇宫里防寒的第一道利器。

  “进过宫”的人都知道,紫禁城里的建筑,大多是以院落为单位的。比如皇帝和嫔妃起居的东六宫、西六宫,每个宫院都是独立的,设有一道道单独的围墙。

  这些宫墙建得又高又大,配合坐北朝南的建筑设计,能够抵御大部分刺骨的西北风。

  不过如果光是挡风,这取暖手段的“技术含量”也忒低了。

  其实,宫墙的设计另有玄机,与普通的实心墙不同,它们是砌成空心的“夹墙”。

  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宫殿外的廊檐下。

  炭口里烧上木炭,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没有烟灰污染,多用于生活起居的宫殿。

 

  火墙工作原理示意 京报网 杨盼/制图

  加上厚厚的墙壁和屋顶,既干净又卫生地解决了紫禁城在寒冬里取暖的问题。

  先进的“地暖”

  第二道防线

  不过,对于占地足有72万平方米、房屋多达9000余间的故宫来说,光靠“火墙”取暖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宫里就发明了一种用“地暖”采热的特殊建筑——暖阁。

  无论外头有多冷,暖阁里头也是温暖如春,这得益于它独特的设计。

  其实,暖阁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

  殿外檐廊下设有个1米多深的炉坑,炉坑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烟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蹲身在此点燃柴炭。

 

  暖阁结构示意图   京报网  杨盼/制图

  殿内循环的烟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或炕面,室内温度随之上升,达到御寒的目的。

  这就是著名的“暖阁结构”。

 

  工作人员跳入灶坑中,讲述古代供暖系统的发现经过,北京日报图。

  在《宫女谈往录》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回忆称:

  “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

 

  养心殿东暖阁内景,清末慈禧曾在此垂帘听政。   北京日报 1978年摄

  道光皇帝也作过一首诗,详细描述了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诗曰:

  “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

  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

  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

  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拢。”

  虽然有着庞大的供暖系统,但故宫里却见不到一根排烟的烟囱,这是为什么?

  其实,排烟孔巧妙地设计在了殿宇的墙上,是大屋檐下的隐形烟囱,只是游客至此往往不太留意。

 

  宫殿西山墙外隐蔽的地炕排烟口。 视觉中国图

  火炕、排烟道均在室外的设计,既可避免烧烟火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毒,让暖阁变得安全卫生又经济实用。

  不过,“地暖”设计虽然先进,但由于需要打通宫殿地下部分,施工难度很大,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建筑下陷,所以只有少数帝后起居的宫殿内建有暖阁,如皇帝起居的养心殿、皇后的坤宁宫,还有太后居住的寿康宫等。

 

  寿康宫暖阁,是太后起居之所。北京日报图

  实用的“暖炉”

  第三道防线

  比起造价昂贵的“暖阁”,暖炉倒是常见得多。

  皇宫里常见的暖炉是一种叫熏笼的炭火炉,它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制作十分精美,有的是青铜镏金的,有的是掐丝珐琅的,大的重达数百斤,通高可达1米多。

  由于加盖了金属笼网,可以防止火星外溅,既实用又美观。

 

  乾清宫内架设的“熏笼” 。北京日报  孙戉/摄

  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内,还可以见到当时陈设的熏笼。

 

  架设了许多熏笼的乾清宫 北京日报 孙戉/摄

  但是,火盆的取暖效果受建筑面积限制。在建筑面积广大的宫殿里,火盆取暖的效果并不显著,所以更适合面积小、用于日常起居的殿宇。

  再者,火盆容易引起火灾。

  嘉庆二年,乾清宫就因炭火盆没有盖严,使得火星复燃引起了一场大火,烧掉了乾隆苦心收集五十多年的“天禄琳琅”图书,让身为太上皇的乾隆极其震怒。

  自此,嘉庆皇帝下令只许在太和殿两角安放两个火盆,其他宫殿的火盆用完后一律撤除,并严令内务府大臣每日查看一次,否则降级处理。

 

  清代女子使用炭火盆取暖的场景。故宫博物院馆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烘炉观雪 》

  此外,火盆也容易造成人体中毒。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就记载了一次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二十九日,晴。夜一时许,即被呼醒,觉甚不适。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晕去。卧于榻上,少顷即醒,又越数时乃愈。而在余寝室之二太监,亦晕倒,今日方知煤之当紧(警)戒也。

  虽然火盆的使用有种种不便,但因其方便实用,还是成为了严冬里皇室御寒的重要手段。

  精致的“手炉”

  第四道防线

   除了大的熏笼,还有一种小的炭炉,随手可以提动,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讲究。

 

  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妃手中拿着精致的“暖手宝”。《甄嬛传》剧照

  手炉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上端设有提梁,可以根据主人的意愿,由太监或宫女随时移到适宜之处。

  当然,这种小的炭炉只有皇帝皇后及妃嫔们才能使用,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

 

  掐丝珐琅手炉,北京日报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皇宫内无论是炭炉,还是手炉、脚炉,里面承载的木炭都是最优质的“红罗炭”。

  这种炭是由宛平、大兴两县用硬实木材烧制的。成炭以后,运送到西安门外存贮,按尺寸锯裁,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内,再送进宫里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

  “红罗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无烟无味,灰白而不爆,不会污染室内的空气。

 

  北晚新视觉图

  如今西安门外,还有一条大红罗厂街,就是因为明清时此处有供应红罗炭的衙门而得名。

 

  北晚新视觉图

  不过,长幼尊卑有别,地位不同,给予的温暖也就有所不同。

  据资料记载,清乾隆年间木炭的供应量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上面只是住在宫内一部分人的日常用炭量,有时还有额外用炭。如明代宛平知县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提到,万历八年(1590年)殿试,一次就用木炭1000多斤。

  “玻璃窗”、“电暖炉”入宫

  第五道防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清代宫廷的取暖设施也得到了改进。

  康熙年间,玻璃传到了中国,于是玻璃代替了传统的窗户纸被安装在皇宫内的窗户上,在更美更亮的同时,也一改窗纸漏风的缺陷,使紫禁城变得更加温暖。

  到了清末宣统帝时期,在隆裕太后居住的延禧宫中还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取暖设备——电暖炉。但是电暖炉需要自发电,花费极多。

 

  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她是慈禧的亲侄女,光绪帝的表姐,作风十分奢靡。北京日报 2010年3月8日第15版图片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资料记载:

  购买这些电器取暖设备及发电机、变压器等,花费了白银9000两。

  电暖炉调试的过程中,共消耗了烟煤3万斤,劈柴1千斤,麻油四400斤,牛油20斤,煤油2箱,共折银284两2钱。

  这些设备的耗电量也是相当惊人,冬季每月耗用电费竟达白银1680两,每年按5个月计算,一年共需8400余两。

  当时京城里的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不过三、四十两银子,隆裕太后一年的取暖费,相当于老百姓不吃不喝200多年的收入了。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