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趣味科普
创新乏力、渠道隐忧 苹果中国难再创销量神话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
时间:2015年09月14日 11:44

一年一度的苹果新品发布会在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召开,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是早上起来刷刷朋友圈了解一下相关信息。这两年,尤其是2015年,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已经把发布会模式玩坏了,很多人已经开始无感。 

  媒体、投资者对苹果新品手机反应平平

  和想象中的一样,这次抢风头的是大屏的iPad Pro和新机顶盒(Apple TV),手机成了排在第三位的配角,国内外媒体对新机的反应普遍不高。

  路透社的评价:投资人对新产品不认可。苹果的手机、平板电脑和机顶盒没能给投资人留下深刻印象。今日美国的评价:创新者形象岌岌可危。至于新iPhone,简直呵呵了。The Verge的评价:新iPhone更笨重。新iPhone变得更厚、更重、更结实。

  中国的科技媒体多是直接晒参数、晒价格,自媒体人预判式评价颇多。如金错刀(微博):iPhone 6S在创新上陷入穷途末路?马继华:苹果新手机不会在中国市场热销。相信这两天还会有更多的评论,估计唱衰的偏多。

  除了媒体之外,资本市场也不太看好。据路透社报道,苹果股价放量下挫1.9%。一些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卖出苹果股票,因为在苹果活动前,市场对苹果的期望值太高。在苹果产品的供应商中,高通下挫1.6%,Skyworks Solutions跌1.5%,Avago Technologies下滑1.5%,意法半导体(STM) 挫跌6%。

  媒体和投资者的反应基本在预料之中,可以理解,今年是苹果手机升级小年,S代表小的优化,而不是大的创新。那么市场的认可度将会如何呢?尤其是中国市场。

  苹果中国市场销量增长堪忧

  对于iPhone 6和iPhone 6Plus来说,中国销量增长领跑,以75%的增幅远超全球的35%,这一态势还会持续吗?我并不持乐观态度。

  第一,新品缺乏创新。

  iPhone 6s和iPhone 6sPlus有一些变化,如支持3D Touch技术、处理器升级到A9(协处理器M9)、后置摄像头提高到1200万像素、增加了玫瑰金(粉色)等。这些只能算是更新与优化,没有多大的创新,难以给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苹果从iPhone4的惊艳到iPhone6开始被迫用大屏幕吸引用户,创新能力在不断下降。

  相反今年三星在压力之下,有爆发之势。简单对比,三星Note 5的屏幕尺寸、主屏分辨率、后置摄像头像素、电池容量都领先iPhone 6s Plus。在处理器和内存上两者几乎旗鼓相当。三星掌握核心处理器技术、屏幕技术,让其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不受牵制,金属归来给市场带来的期待要超过苹果。

  以华为为首的国产手机也在向高端市场进军。如本次在交互方面iPhone 6s大力宣传的是压力触控(Force Touch)技术,而在其前面的华为Mate S也在此方面颇具匠心,大有截胡之势。

  可以说,在高端市场上,缺乏创新的苹果并没有太多的优势。预计会有更多的用户向三星、华为等安卓品牌转移。

  第二,渠道存在隐忧。

  苹果手机销售渠道按照扁平化程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营渠道,由苹果公司自行经营,一般建设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预计到2016年,中国的直营店数量将达到20家。第二个层次是直供渠道,由苹果公司直接供给产品,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第三个层次是分销渠道,苹果授权分销商共10+3家。其中10家是传统分销商,以天音、爱施德、中邮普泰三家传统国代商为主。另外3家是指运营商的终端公司,包括移动终端公司、联通华盛公司、电信天翼终端。当前的渠道结构存在三点隐忧:

  一是实体渠道分销占绝对主体,约占80%,或利润被渠道拿走,或渠道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据说iPhone 6S推出要进一步压缩渠道利润空间,或将引起渠道不满。近两年来,三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区域代理制及直供的探索,以减少渠道成本,苹果在这方面有些落后。

  二是渠道之间打架情况严重。运营商渠道按照合约计划,购机优惠较多,而社会渠道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却经常会为了销量而不得不降价。按照苹果渠道策略,直供店与分销商虽然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但在实际中,却存在直接的冲突。此外,还有水货对行货的冲击,合约拆包机对正常手机的冲击。

  三是电商渠道发展滞后,线上线下一体化更是无所说起。电商市场份额已经超过20%,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加大电商方面的投入,苹果可以出手了,至少,在授权经销商层面,加大电商企业的力量。至于线上线下一体化,这是在电商发展起来之后再考虑的事情。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iPhone 5S和iPhone 6两代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热销,中国移动(微博)功劳较大。2013年底,中国移动与苹果达成销售协议,正式合作。两年的时间,发展了不少新增用户。然而,智能手机的生命周期也就在两年左右,一般的合约期也是两年左右。最渴望换苹果的一批移动用户已经行动过了。现在这个当口,包括他们在内,有了更多的选择。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