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风采青城
呼和浩特:“路长制”推动城市环境管理迈上新台阶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者:刘清羽
时间:2019年07月05日 10:57

  好的城市管理,就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的走线顺不顺、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自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我市开始在各个社区推广实施“路长制”街道环境管理模式,根治了城区“环境病”,促进了城市的美丽嬗变。

  新城区:“1+7”路长道路监管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效率,新城区建立了“1+7”路长道路监管模式,路长实行三级路长管理制,由城管局、环卫局、食药局、环保局、住建局、工商分局、交警大队等7个部门专管员负责具体问题处置。

  新城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兴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王少卿介绍,作为一名路长,我们要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把环境整治工作做好,要深入小区、楼道乃至住户家里进行摸底工作,通过排查宣传从源头上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同时通过“围、追、堵、结”(加大宣传氛围、追着寻找环境整治中出现的问题、源头上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对处理完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追踪)的工作方式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精细化、长效化、科学化发展。

  回民区:“2+12”路长制管理模式

  为确保居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网格,回民区实行“2+12”路长制管理模式,七办一镇行政主要负责人为各行政辖区总路长,每一条街巷设置一名路长负责管辖道路两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2个相关职能部门对照本部门管理权限认领路长上报问题,并协同相关部门做好联合专项整治工作。

  采访中,回民区海西路办事处工农兵路社区主任张军说:“我们以网格为单位,对辖区全面实施网格化片长管理。在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巩固提高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掌握责任片区动态,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及时梳理汇总民情问题。同时,还要及时与所在属地的镇、办事处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玉泉区:搭建“1+6”路长制模式

  在实行路长制以来,玉泉区以“1+6”路长制为模式(即1名路长联合城管、环卫、食药、工商、交管、公安等部门路段负责人),各部门联动配合,并依托“智慧玉泉”数字平台,利用网格化管理,将属地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全部纳入指挥平台,实现了问题上报、结果反馈、督察落实线上线下“一张网”,环境治理向里延伸到小区、楼道,向外延伸至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全覆盖。

  据玉泉区兴隆巷街道办事处大玉石巷社区书记靳建忠介绍,在环境整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同时为了补充路长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的监督空缺,我们还运行了960116一号通24小时服务热线,切实做到全时段、全方位解决群众需求,实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起到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赛罕区:“4长+N员”模式带动整体升级

  赛罕区按照“4长+N员”的模式,依据逐级负责制的准则,实行四级路长负责制。一级路长由区长担任,二级路长由各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三级路长由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负责人担任,四级路长由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指定专人担任,N员为公安、城管、环卫、卫计、食药、工商等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员和网格员。

  作为全市率先推出“三网合一”(网格网 +路长网+数字城管指挥平台)的社区,赛罕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山丹社区工作人员王施慧介绍,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级路长之间快速、高效的沟通机制,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处置问题效率,将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逐步实行全过程、全环节、全覆盖的监管格局,使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措施常态化、管理实施规范化、机制保障长效化和治理目标品质化。

(责任编辑:张楠)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