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头条
都说“主要看气质” 青城气质在这里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者:
时间:2015年12月22日 11:40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一座城市的气质,不仅表现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呼和浩特开展创城活动以来,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活动,各类艺术场馆相继投入使用,使呼和浩特的城市气质、文化品位得到不断提升。

 

  在大召西夹道上,一座别具特色的画廊正在举行画展,来自呼和浩特市各界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对这个城市的情感。呼和浩特市捌柒画廊的负责人李红梅,对于这个城市艺术氛围的变化感受最为真切:“读懂一座城市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和这座城市的普通画家交往,去看他的画,这些画里会把对城市的爱和眷恋绘进去。在呼市,这种形式的画展经常可以看到,除了欣赏艺术之外,民众可以从艺术品中看到这座城市的变化,感受城市的气质。如今,呼和浩特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各类画展、书法展、艺术品展、雕塑展等艺术展示不断走进这座城市,越来越多的市民也乐于走进画廊、剧院等文化场馆。享受文化艺术的熏陶,成为更多人的精神需求,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

  在一场大型书法专题展上,一幅幅作品,如高山流水涌天籁,绵延着一曲返朴归真的幽远歌谣,仿佛还原了一个古老文明国度的文人气格。50岁的罗志忠是一名书法爱好者,经常在呼和浩特的各类书画展 “打转转”,在他的眼中,这座城市里充满艺术气质,且无处不精彩。“一件艺术作品透出一种气息,当上百件艺术作品一起出现在你的面前纳吐气息,那便是一种氛围,一种气场。徜徉展厅,各类作品将幽远、宁静、古风等等不同的气质,演绎成一种穿越时空的真实,一起呈现,那是来自灵魂的一种享受,让我觉得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倍感惬意!”罗志忠说。

  一个和谐的城市,是不能没有艺术与审美的,令人欣喜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艺术气质正在养成:各类文化艺术场馆相继开建并投入运营,各种风情街、特色园,平添城市浪漫风情;各类演出活动多姿多彩,市民家门口可饱览艺术大餐……今天的呼和浩特,正如饥似渴地吸纳艺术滋养,正突飞猛进迈向文化高地。

  地标性建筑“老白马博物馆”(原内蒙古博物馆),现更名为呼和浩特博物馆,呼和浩特的百姓在了解城市历史之时多了个好选择。在这里,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地领略从红山文化时期到清朝期间的玉器物品、民族服饰、陶瓷金属器等生活工具和物品,还专门有老照片展区让市民通过展示回忆旧时的老城风采。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完工;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已正常运营;蒙亮文化演艺广场今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体验区、阴山边塞文化产业园、奥威马文化产业园、清水河县老牛湾地质公园、草原豆思动漫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均在建设当中。

  文艺精品传递正能量,呼和浩特的文艺创作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呈现了勃勃的生机,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从“文华剧目奖”的大型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到“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金奖”的群舞《戈壁沙丘》;从“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十佳作品奖”、内蒙古“萨日娜奖”的《遥远的图腾》《姥姥的身影》,到全国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中获得“少儿组一等奖”的舞蹈《父亲的江嘎》,弘扬和传递的不仅是社会正能量,更引来了外界对呼和浩特的关注。

  呼和浩特各旗县区也充分将地区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到文艺作品当中:回民区充分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创作了回族歌舞《祖国赛俩目》(意为《祖国,你好》),真实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与支持、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场景,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满族聚居区的新城区,原创大型满族歌舞《青城满韵》,以爱国保疆、民族团结为主题,体现了满族的由来、风俗、民间传说和婚礼习俗等方面的内容;由托县乌兰牧骑组织创作排演的大型二人台历史剧《君子津》,诠释了“诚信担当、正直无私、淳朴善良、仁义友爱”的“君子精神”,对传承古老的云中文化,发扬托克托精神有深刻的社会和现实意义,一经演出就广受好评。

  艺术折射城市气质,城市气质需要艺术诠释。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有一副好的“筋骨皮”,更要有源自其内在的“精气神”。近年来,创城工作让呼和浩特这座历史名城在提升“城市气质”的同时,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