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头条
【焦点】“关怀式”谣言频出更像一场系统性闹剧
来源:正北方网综合      作者:
时间:2017年12月21日 08:52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提醒类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对超过100万条谣言进行辟谣。“关怀式”谣言不仅给读者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扰,有时还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有的读者看到朋友圈文章说,阿司匹林在心脏病发作时是“救命药”,而不知道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夺命”,最终酿成恶果。类似的报道也不时见于报端。

  自社交媒体勃兴开始,各式各样的关怀式谣言就层出不穷。就其内容而言,几乎囊括了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等方方面面。此类谣言无一不是打着“善意提醒”的旗号,却做着歪曲事实、胡编乱造、煽动恐吓的事情。大量“关怀式”谣言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极大的信息混乱,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公众的理性认知和经验判断。长此以往,大家不得不生活于一个不断被刺激、恫吓的网络社交氛围中。而这种层层积累的焦虑,甚至会由线上传递到线下。

  就如同许多其他类型的网络谣言一样,“关怀式”谣言同样肇始于社交媒介内容生产机制天然的结构缺陷。在这套“流量为王”的游戏规则内,阅读量、转发量与广告收益直接相关。这必然激励某些公众号通过耸动的标题、偏激的文风以及简单粗暴的结论去博人眼球。其实,非但是“谣言”,就连许多不算造谣的公号文,都普遍存在着观点偏执化、论述狭隘化、重情绪煽动、轻理性论证等弊病。从某种意义上,这对于民众阅读品位和思辨能力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一个典型的关怀式谣言,必然会就生活的某方面给出绝对化的行动指导方案,诸如“别吃××”“别喝××”等。而为了支撑这一耸动的结论,此类文章往往采取“冒用权威”“诅咒威胁”的策略。之于前者,多是伪造知名实验室数据、假冒主流媒体名义等等;之于后者,则更容易理解,那便是灌输一种“不照我说的做,必付出惨重代价”的观念……社交媒体的内容生产者,往往不会面临严格的资质审核,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众多草根网友假扮权威,堂而皇之地就某些专业议题指手画脚的现象。

  关怀式提醒类谣言,迎合了社交媒体捕风捉影、一惊一乍的一贯秉性。其大行其道,无疑又一次表明,公众对于“专业意见”和“民间偏见”尚无清醒区分,对于“严肃写作”和“营销炒作”仍缺乏明确界定。当人们越是轻信“网络谣言”,便越难形成基本的理性阅读习惯与逻辑思维能力,这反过来又造成了对“谣言”的免疫力越来越差,最终陷入恶性循环。许多年轻人觉得沉溺“传谣”的父母越来越难以说服,正是基于这一值得警惕的趋势。

  披着善意外衣的关怀式谣言,正在扭曲事实、摧毁智力。要终结这一乱象,从根本上说,只能寄希望于在新旧信息传播模式切换的大背景下,尽早完成新“意见权威”的重塑。只有将专业问题重新交由专业人士发声,并且让公众理解和认可这种分工秩序,才能彻底杜绝外行人胡说八道、混淆视听的闹剧。

  他们经常转发的"关怀式"谣言,背后竟然是……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提醒类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

  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对超过100万条谣言进行辟谣。

  到底谁在“好心”制作这些谣言?背后有何利益链?

  你“抵制”过长辈转发的谣言吗?

  微信已辟谣超百万条

 

  “别再喝了!桶装水开封3天后细菌增加227倍”,这是微信“辟谣”工具12月份最新揭秘的谣言之一。这个谣言中有所谓媒体试验、权威机构观点,如此“专业”的“科普”文章,可能会迷惑许多读者,进而“温馨提示”转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

  济南市民罗女士说,她的母亲经常会给她发一些这样的文章,并不时提醒“最近鸡爪不能吃”“豆皮不能吃”等,一开始她还跟母亲争辩,后来就干脆“呵呵”了事。还有的采访对象说,现在在亲友群里辟谣成了一件“不道德的事”,会被人认为“当面打脸”,或“没礼貌”,很是苦恼。“有一次母亲就严肃地对我说,顶撞群里的长辈,真是不懂事。”有着研究生学历的济南市民陈乔说。

  “关怀式”谣言不仅给读者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扰,有时还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有的读者看到朋友圈文章说,阿司匹林在心脏病发作时是“救命药”,而不知道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夺命”,最终酿成恶果。类似的报道也不时见于报端。

  到底有多少类似的“关怀式”谣言?朋友圈到底有多少谣言?记者了解到,仅微信安全中心从2015年开始,就发布了几十期当时的“十大谣言”,其中“关怀式”谣言占有很大比例,例如,2016年及今年上半年两次发布的十大谣言里,食品安全、养生急救、儿童安全等提醒类谣言均超过半数。

  据《微信生态安全报告(2016)》,微信去年已处罚造谣传谣账号约10万个,朋友圈处理谣言链接数超过120万条。同时,微信专门开发的“微信辟谣助手”显示,至今年12月已辟谣的文章数已超过100万条。

  谁在制造“高质量”谣言?

  背后利益链复杂

  当被告知所转发过的一些文章是谣言时,许多读者不免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好心”制造这些谣言?这些读者并不知道,其不经意的阅读和转发所带来的点击量和公号关注量,将会给幕后操作者带来直接收益。

 

转发文章有“明码标价”

  记者采访了诸多微信从业者及专家,并经多方调查后发现,微信谣言背后有故意打击对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引导用户打吸费电话等多重图谋,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其背后的“圈粉”、转发广告等利益链。

  记者在一家大型公众号广告对接平台上了解到,一万名粉丝数以下的公众号广告标价费用为200-400元,而5万名粉丝数的则上升十几倍至3000元左右,有的甚至上万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济南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说,阅读量和公众号粉丝数是广告价格的主要依据,因此许多公众号为迅速增加粉丝,不惜违法制造“关怀式”“事件类”等谣言。

  同时,业内人士介绍,许多谣言页面上,特别最上端与下端,附有大量的推广二维码及广告内容,读者在阅读及转发的过程中也会使转发者获得一定的收益。记者根据这位人士的介绍,下载了几款APP,发现上面有大量带有广告的文章可以转发,价格一般为每条0.1元-0.12元。

 

  平台设计了“收徒”制分成模式,上级可获得下级及下下级的永久性收益分成。

  记者注册成功并将部分文章分享给朋友或发至朋友圈后,随着朋友圈点击量上升,APP“账户”上显示的收益不时增加。达到最低提现门槛5元时,记者尝试提现,几个小时后记者绑定的微信零钱账号中便收到相应转账。

  此外,在多个类似平台上,还有“徒弟”制度,已注册用户介绍进来新注册用户即“徒弟”后,老用户不仅可以立即得到几元钱的返现,还可永久获得以后“徒弟”20%的收益分成和“徒孙”10%的收益分成,形成类似“传销”的利益结构。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倪万分析认为,谣言制作者往往会利用人们关心食品安全、同情弱者等心理,获取较大的传播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某某地孩子又被抢了”“一定别再吃了”等不断出现的原因。有的还剪辑视频“移花接木”、配上其他报道的图片等,增强欺骗性。还有的业内人士指出,“关怀式”谣言还抓住老人“宁可信其有”以及渴望和子女沟通的心理,使其自愿转发,并且养生健康类谣言不易受到公安部门打击。

  谣言止于智者

  更应止于“治者”

  近年来,谣言屡辟不止,花样翻新,虽然许多只是造成人们的生活困惑或是“安全焦虑”,但不少还产生了巨大危害。

  例如此前“打针西瓜”“塑料紫菜”等谣言给相关种植户和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类似“塑料大米”等谣言更是引发强烈关注,甚至影响到行业形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说,谣言传播遵循这样一个公式:谣言杀伤力=信息重要程度×信息模糊程度。要减少谣言危害,需要相关部门、单位、个人等及时回应,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模糊性。

  倪万建议,许多看似正能量的谣言,辟谣需要寻证、分析,成本相对较高,可以选取同一类谣言中最有代表性、传播最广的一条予以回应,进而让读者产生“既然这条信息是假的,类似的信息是不是都不一定是真的”的思考。

  据了解,近年来为打击谣言,微信等平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微信官方不仅不定期发布谣言榜,还开发了“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据微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一平台已有超800个第三方权威机构加入,包括网警、国家食药监系统、中央媒体等。近半年来就处罚公众号约4.5万个。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鹏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对“事件性”谣言加大打击力度,还要着重对其他如养生、健康等类别谣言加大关注,特别是对有组织、有利益动机的谣言制造者加大处罚力度,揪出背后的利益链。

  “关怀式”谣言需关怀破解

  朋友圈里“关怀式”谣言之所以有市场,泛滥势头一直得不到有效遏制,除了灰色利益链驱使下炮制者的不断制造之外,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关怀式”谣言所涉话题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精准地抓住了人们对健康、养生、安全等切身利益的关切乃至焦虑心理,因此每有“别再XX了”之类在朋友圈刷屏,大家即便明明知道可能不靠谱,也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点开并分享给其他人,这就导致“关怀式”谣言往往成病毒式扩散。

  正如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微信谣言背后有故意打击对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引导用户打吸费电话等多重图谋,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其背后的“圈粉”、转发广告等利益链。由此可见,朋友圈“关怀式”谣言不仅很容易蛊惑人、蒙蔽人,导致“关怀”成“伤害”,而且还可能成为诋毁关联利益方、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打手”,并让传播者不明不白地充当“帮凶”,危害性显然不容小觑。

  跟其他形形色色的谣言一样,“关怀式”谣言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披着“善意”“关怀”的外衣,往往更隐蔽、更具杀伤力,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其加以遏制,包括强化平台的主体责任、明确对造谣者的依法追究、呼唤网友们的理性抵制,等等。最有效的、釜底抽薪的方式,就是从源头上遏制“关怀式”谣言,以科学、权威的“关怀”声音,挤压虚假、伪善的“关怀式”谣言。

  从宏观层面来说,要以更加积极的政策、制度、措施,提供更加可靠、给力的医疗、食品安全等保障,消弭公众对养生、食品安全的焦虑心理,弱化“关怀式”谣言的磁性;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和公众求知诉求,建立权威的科普“公众号”“朋友圈”,就求医问药、健康养生、饮食起居等释疑解惑,使网友及时获得真实、可信的“关怀”知识和信息,“关怀式”谣言必然会渐渐失去市场;同时,强化对朋友圈舆情动态监管机制,发现“关怀式”谣言及时辟谣,设立网上谣言曝光台,尤其要对有组织、逐利性的“关怀式”谣言依规依法严肃追责,坚决剪除其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尽最大可能阻止“关怀式”谣言在朋友圈肆意传播,规避可能对各方的伤害。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