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网首页
头条
顺风车悲剧又现,安全补丁该如何打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朱昌俊
时间:2018年08月29日 09:13

  8月24日,温州乐清一名20岁的女子因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26日上午,滴滴发布公告,公布了对该案的自查进展。滴滴方面表示,从8月27日零时起,将全国范围内的顺风车业务下线,对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进行重新评估。

  事件首先引发了对于滴滴平台的质疑,这除了案件本身极其恶劣外,也有着多重因素:一方面,这是继今年5月,郑州空姐乘坐顺风车遇害后的又一例,且目前平台仍处于整改期。如此短的时间再犯致命错误,整改的成效以及连带着对顺风车这款服务产品的质疑,被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涉事顺风车司机在出事前一天曾遭遇过女乘客类似的投诉,但并没有引起平台方面的实质性干预。可以假设,如果针对前一天的投诉,平台能够对账号作出冻结处理,这起悲剧或可避免。

  但任何悲剧,都没有“假如”的空间。悲剧发生后,除了敦促案件能够依法处理、并保障受害者家属的权益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公共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和探讨,到底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来减少乃至杜绝这样的悲剧。

  客观说,继25日下午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被要求暂停后,滴滴26日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这是为吸取教训、推动服务优化和安全补漏的重要一步。

  但也得警惕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最典型的是认为只要彻底取缔顺风车业务,就可以永绝后患。且不说,如果没有了顺风车,乘客的安全是否真的就能够一定获得更多保障。如这次的涉案司机,就被指事发前曾在多个贷款平台借贷,个人信用几近破产,并且作案算是有预谋的,一定程度上,顺风车只是充当了其为非作歹的“工具”,没有顺风车也可能寻找其他出口。更为重要的是,当前顺风车给社会带来的公共利益,包括乘客端的出行便利和司机端的利益,都不容小觑,仅仅是取消了之,未必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优选择。

  因此,从理性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如何让顺风车变得更安全,才应是这次事件中公共讨论的焦点。比如,有不少声音指出,滴滴应该仿照UBER的“一键报警”设计。据称,UBER应用中的“拨打911”功能可以显示乘客的位置信息,在无须乘客说话的情况下,它就能够自动向警方发送乘客的姓名、准确位置、汽车制造商、车型、颜色以及车牌号等信息。这对于提升乘客遭遇紧急情况时警方的干预效率,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甚至其必要性是难以被其他方式所取代的。

  要关闭顺风车不难。现在的问题,不是因为顺风车有原罪,而是顺风车该有的安全保障发生了疏漏。如何让顺风车在安全与公共出行的便利之间有更好的平衡,才是悲剧面前公共利益的最大关切。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编辑信箱

凯风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60054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559号